林悅南兮 作品

第二百六十一章 事得人而成

    但後者牽連甚廣,讓誰來主持軍屯、民屯?這就非需能臣幹吏主持不可。

    “河南、山東二地的巡撫,現在都是齊黨中人,明年這兩地的賦稅都會酌免,就看這些地方督撫,能不能整合人力物力,鎮撫一方。”賈珩眉頭微凝,思忖道。

    小農經濟,一家一戶抗風險能力很是薄弱,非常容易破產,因為官府只在收稅時出現,而不能以行政手段統合資源,抵抗風險天災。

    所以,刷新吏治,提高行政效能就至為重要。

    所謂,事得人而成,不得人而敗。

    吏治敗壞,縱是徵發百姓挖掘河道,或是自以為得計地搞以工代賑,也是瞎折騰!這就和元朝黃河氾濫,有大臣卻主張不修河堤一樣,因為貪官汙吏,上下其手,好事都能給你變成壞事。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至於王朝週期律,死上幾百萬人,自殺自滅,又便宜了外族。”賈珩想得深了,又是嘆了一口氣。

    “大人,曲千戶還有宋參軍回來了。”就在賈珩思索之時,一個錦衣衛士入得縣衙,拱手道。

    賈珩聞言,吩咐道:“讓他們至內堂敘話。”

    說著,衝鄧興點了點頭,然後折身返回內堂。

    不多時,錦衣千戶曲朗以及宋源二人,從外間大步而來。

    兩人進入內堂,行禮而罷,賈珩放下手中的茶盅,問道:“流民都編入軍冊了吧?”

    果勇營作為十二團營之一,兵額兩萬餘,查出九千多空額,這些軍卒自是要補齊的。

    而從京畿三輔汲取兵源,不若從流民中募兵,也應著賈珩先前不止一次所言,以國家財用奉養、驅馳。

    宋源道:“已經按著大人吩咐,在商州知州的配合下,在河南、山東二省入陝的流民中擇青壯六千,但有不少拖家帶口,我們在京畿諸縣安頓,已有力不從心之感。”

    果勇營一軍,因原為一等伯牛繼宗所掌,在十二團營中論兵額都是排名前三的大營頭。

    兵額定製兩萬二千多人,如今在冊兵丁只有一萬三千四百眾,加上前段時間剿匪陣亡之卒,只剩一萬二千餘,差額近萬人。

    沒有人會嫌自己手下管著的兵馬多,若不補充,兵部那邊兒就會削減兵額。

    賈珩沉吟片刻,說道:“那先將這六千人不和果勇營編至一處,以五百人一營,暫編十二個新兵營頭,等入神京後,我親自整訓,餘下空額,繼續招募流民為軍,直到徹底補齊,不然這些流民就只能為寇盜,滋擾地方。”

    “是。”宋源和曲朗應道。

    他此舉自是為新軍儲備兵員,至於為何招募流民,而不是在原有三輔諸縣募兵?

    其一是擔心為京營風氣帶壞。

    其二是一個不為外人道的心思,相比在神京城中的本土兵源,募客省籍的兵員入京,就只能尋他本人為依託。

    這就是他對整頓京營,缺乏興趣的原因,就算讓他任京營節度使,沒有一手培養起來的嫡系支撐,忙活半天,最後也是給旁人做嫁衣。

    因為天子可以給他權力,自然也可以收回。

    而從頭到尾編練一支新軍就不一樣了,身為新軍的締造人,許多人都是自己一手提拔,兵員也是客省之籍,說句不好聽話,縱是扯旗造反,都有人跟著。

    近萬行新式操典、用新式槍炮的新軍,在神京城中,必將是一支舉足輕重的軍事力量。

    “許多事情,別看現在千好萬好,但等閒變卻故人心時,若是一點力量都沒有,就只能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任人宰割。”

    賈珩思忖著。

    京營十二團營,他經剿寇後,能完全隨自己心意地執掌果勇營,就是極限了。

    不管是功勳還是資歷,抑或是年齡,他都沒有資格為京營節度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