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來割草 作品

第14章 【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他用的是和斯諾對練時的防守方法,儘量貼身就防的對位者一分沒得。挑戰了幾次後,對位球員就不再強打他了。

    身體素質強到楊簡這種程度,想不成為超級防守球員都難。他只要不走神,願意跟防,對手幾乎不可能擺脫,先啟動也會被他追上。

    埃裡克-斯諾也有不錯的發揮,打了25分鐘,得到了4分8助攻。他的助攻有4個是傳給了楊簡,兩人有一些默契。

    謝雷爾-福特16投6中,罰球2中1,得到13分5籃板。要不是他的命中率低,森林狼會輸的更慘。

    森林狼一邊,只有加內特和馬克-戴維斯兩人得分上雙。加內特17投7中,罰球2中2,得到16分8籃板3助攻,表現一般。

    加內特面框突破成功單手暴扣是唯一亮點,其他出手都在禁區之外。他的組織能力也沒能很好的發揮,隊友們太菜了,禁區幾乎被超音速完全控制。

    這就叫“得內線者得天下”。球員沒有靠譜的遠投能力時,儘量到靠近籃筐的位置出手,命中率更高。

    前提是球員有能力打到籃下去,無論面框還是背身。90年代nba球員持球單打所佔的進攻比重非常高,硬懟為主,跳投為輔。

    超音速贏在了身體對抗上,首發球員幾乎都有力量優勢。身高196cm的替補球員拜倫-休斯頓頂上大前鋒位置都有力量優勢,比加內特重了接近30斤,相當離譜。

    楊簡服了這個時代的“戰術”。他在三分線外出手了四次,竟然就是本場兩隊出手三分和投進三分最多的球員。除了他、弗蘭克、加內特三人外,所有人都鉚足了勁想往籃下衝,無論什麼身高,什麼體型。

    nba這種風格要持續很久,球員的得分效率低沒事,不這麼打就是不夠硬。直到美國夢之隊在國際賽場上被多次打敗,連續好多年拿不到冠軍,nba的整體打法才會改變。

    “練好了三分球,練熟一招後撤步三分,再練好靠速度突破……也許我能提前改變nba,變成引領一個時代的人?”

    楊簡可不打算入鄉隨俗,練背身進攻技術往籃下硬懟。他的身高也不適合玩背身,那是腦殘的行為。

    只打了一場夏季聯賽,他就信心爆棚。他相信自己新秀賽季就有可能成為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