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片2 作品

第九百零九章 輿論帶節奏

    “就像之前的洋垃圾芯片,那些芯片有很多也是最新型號的,可他們卻同樣報廢了,是從垃圾場撿出來的,或許他還可以使用,但他的使用壽命和性能,顯然是無法和新的芯片相比的。”

    “那麼是否只要拆了包裝經過使用,就可以定義為是電子垃圾了呢?好像也同樣不能這麼說,因為任何電腦都是在經過零件組裝和調試以後才允許出廠的,難道說出廠就是二手電腦了嗎?因此其中確定這究竟是新品還是垃圾,就需要有一個標準來界定,但這卻是現在市場最缺失的……”

    隨著中央臺的節目出來,關於電腦元件的新舊如何定義的問題,很快成了人們談論的焦點。不能不說人民群眾的節奏太好帶了,因為絕大多數人是不會帶腦子去看消息的,不管媒體說什麼都會深信不疑,根本不會分析其中的利弊對錯;正是這樣的原因,後世朋友圈和自媒體謠言才能那麼大行其道。

    現在就更簡單了,本來大家平時的消息就很閉塞,只要打通大家平時關注的幾個報社電視臺,讓他們針對性的發佈一些新聞,就足夠帶起節奏了。

    事實也的確這樣,當中央臺的節目出來,很多人都表示中央臺說的太到位了,都說無奸不商,現在去外面買東西,那還不都憑著那些老闆上下嘴唇一碰的瞎雞兒胡說?我上次就看到有老闆在私自拆裝電腦,都不知道是賣過多少手的零件了,還腆著臉跟我說那是新的,真他嗎睜著眼睛說瞎話。

    還有人說這一次洋垃圾的事說不定都不是第一次了,反正未來集團那邊本來就覺得電腦沒啥標準可言,早就拿洋垃圾當新的在賣,只是這一次出事罷了。

    節奏很快在民間被帶的沸沸揚揚,不光是普通人,就連電腦城裡的商家都唉聲嘆氣起來。

    因為這樣的節奏,導致普通人都不大敢買電腦了,這也直接導致商家的收入幾乎是直線下降,甚至最近就算有做成的生意,他們也幾乎都要當著消費者的面去拆包裝盒了,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打消消費者的顧慮。

    然後要是消費者們不要,那這商家當時就想殺人的心都有了,因為他已經拆了,那麼下一個要看看試的,他也不肯看拆過的,這逼得老闆最後讓門店的銷售人員每天都學習包裝技術了。

    可誰都知道這麼下去不是個辦法啊,因此有的商家也受不了去給商務部和信息部寫信,希望國家能儘快出點什麼政策標準了。

    “國家到底什麼時候出標準啊,我們這生意真的快做不下去啦!”很多門店老闆面對現在的局面都充滿了無奈,但他們只是一個個體老闆,也想不出什麼解決辦法,只希望有人解決現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