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的命運 作品

第113章 大王的哥薩克 (第一更,書求訂閱)

    “真是一群烏合之眾啊!”

    看著空蕩蕩的市鎮,朱先海莫名有些感慨。

    一路無戰事!

    正像模擬器中的模擬那樣,這一路上,他們根本就沒有遭遇有組織的抵抗,頂多也就是偶爾有幾個年青的莊園主或者莊園的公子哥們站出來,帶著一些佃農螳臂當車的阻擋一下,僅此而已。

    他們的抵抗是不值一提的。甚至都承受不了幾輪炮擊,就作鳥獸散。也多虧了他們的抵抗,讓朱先海能明正言順的搶他們家,分他們的地,帶走他們的糧食。

    “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應該保衛什麼。”

    海森伯格聳了聳肩膀,在所有投降的軍官中,他的軍銜最高——中校軍銜,甚至還畢業巴伐利亞的軍事學校,也正因如此,這位炮兵中校眼下成了朱先海的參謀長。

    “我是巴伐利亞人,馬德塞是西班牙人,莫里奇是撒丁人,誰是智利人呢?”

    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在智利有來自世界各國的移民,這也是這些軍官之所以投降的原因,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都不是智利人。

    將視線投向那些僱傭兵,他們仍然穿著智利陸軍的藍色軍裝,海森伯格說道。

    “智利人,除了一部分上層白人之外,智利還有很多混血兒,但更多的卻是一無所有的印第安人,誰是智利人?誰又會去拼死保衛智利呢?”

    抿了抿嘴,搖著頭,海森伯格說道。

    “我不知道。”

    “不為國為何物……”

    抿抿嘴,朱先海的心裡也是一陣感慨。

    祖國,對於1861年的絕大多數智利人來說,是極其陌生的一種概念,事實上,對於絕大多數南美百姓來說,這也是一個極其陌生的概念。

    但是教育可以改變一切,就像十幾年後的“鳥糞戰爭”中,當智利的士兵呼喊著“為智利而戰”時,秘魯的士兵根本就不知道國家為何物,至於玻利維亞的印第安士兵甚至還拿著弓弩作戰。

    為什麼智利的士兵可以以少勝多?

    因為教育!

    1860年,也就是去年總統蒙特就頒佈了《教育組織法》,該法規定,初等教育為免費教育;公共教育資金由國家提供;強調保障女子受教育的權利;擴大勞動者子女的就學機會等。當年,智利已有公立學校900多所,在校學生45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