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九 作品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父子兄弟(第一更求月票)

十六阿哥這裡,就是腳沒踩地,輪流在哥哥們的懷裡。

除了九阿哥幾個小的,旁人跟他都是差一代人,不管真心假意的,在皇父面前對幼弟也樂意表現出友善。

康熙看在眼中,果然臉色越發慈和。

等到看到十五阿哥的時候,康熙的目光一沉。

這也是幼弟,卻因太子疏忽被侄兒輕慢。

他想到了太祖朝的舊事,太祖有次大病,想要將妻兒託付給代善。

結果太祖還沒有開口,大妃已經私下裡去討好代善。

康熙想到了和嬪。

還好他的後宮沒有太年輕的主位,年歲小的只有和嬪一人。

否則的話,說不得真有人心高,往東宮使勁了。

不是“收繼”,而是為了日後奉養。

轉了一圈,小半個時辰過去了。

大家出了行宮,回到行在,就散了。

三阿哥拉了九阿哥,去了僻靜處,道:“馬家的人有什麼不好麼?”

他前幾日已經收到京城來信,九阿哥這裡的,還有三貝勒府那邊的。

因要到京城了,就沒有寫回信。

九阿哥就說了慎刑司的情況,道:“夏天還罷了,屋子裡陰涼,也不遭罪,可是這深秋時節,屋子裡陰冷,哪裡受得住?這衣服還不齊備的話,怕是熬不過去,那郎中沒有法子,只能找到弟弟這裡,要說飲食這裡,用不了幾兩銀子,那邊抬抬手就替補了,也沒有為難人傷三哥臉面的意思;可是衣服這裡沒有法子,只能等著外頭人送……”

三阿哥點點頭,道:“嗯,我曉得了,等到回京,我過去瞧瞧,要是沒有其他罪證,也當早日發落了。”

他有些怏怏的。

要說先頭他還存了僥倖,盼著鍾粹宮的封宮早日結束,眼下也不盼著了。

宮妃與戚屬,不說相輔相成,也是榮辱與共。

皇父這樣待馬家人,沒有顧念他們母子體面的意思。

九阿哥見了,安慰道:“三哥,您可別犯湖塗,因為馬家人埋怨汗阿瑪,這個遠近親疏您可得分好,汗阿瑪是明白人,不管馬家犯了什麼錯,不會遷怒到您身上,可您要是非將自己跟外家綁在一處,反過來埋怨汗阿瑪,那汗阿瑪也不會慣著你。”

三阿哥聽了,馬上清明起來。

有太子的前車之鑑在,他可不能犯湖塗……

等到兄弟分開,九阿哥猶豫了一下,還是往御前去了。

關於往毓慶宮“討債”之事,他不大願意去。

雖說今年他的生日禮,毓慶宮送的禮厚,還有一本拉丁文詞典、一個西洋地球儀,都是市面上找不到的稀罕物。

過來送禮的也不是旁人,而是毓慶宮的頭面的大管事。

話裡話外的客氣。

可是九阿哥依舊能感覺出來,人家的客氣是帶了傲慢的客氣。

彷彿那種輕飄飄掃了你一眼,不樂意與你計較的意思。

怪沒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