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小胖A 作品

第四百八十七章 既得利益

而盤古電腦卻是相反,一開始並沒有開放整機廠商的生產授權。在整個80年代,其技術標準的主導權,都是掌控在維創電子公司自己手中。當然了,內存、顯卡、硬盤、光驅、顯示器、鼠標鍵盤之類的配件,是對外進行技術開放的。

只要主抓Cpu和操作系統,那麼,即使讓出整機市場給兼容機廠商,維創電子公司依然會是整個生態系統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劉tz帶著劉焱簽署的協議,興沖沖的趕回了京城,經過一系列的奔走和談判,最終讓Lx公司成立。

股權比例方面,劉焱也是拿到了50%,中科院也沒虧,獲得35%的股權,僅是提供一些空房子給Lx辦公使用,甚至,歷史上早期還需要中科院墊付工資,現在也不需要了,因為,有香江方面投資的300萬,Lx在中關村已算是一家大企業。

在劉tz的爭取之下,公司創始團隊獲得了15%的股權比例,其中劉tz更是給自己爭取到了5%的股權。

不得不說,劉tz的膽子還不夠肥,敢拿5%的股權,在這個年代已經算是很有勇氣了。後世的創業公司,很多創業者,甚至一分錢不出,就敢跟資本大佬要求五成的股權,而且,有很多還成功了!

但這個年代,資本比智慧、人脈都值錢。有人脈,有智商的人太多了,但是市場上很缺錢!所以,資本的話語權,遠遠比後來要權威的多。

後來有資本的不在少數,但是,有創意和智力的,相對於資本規模而言,卻是比較罕見。所以,很多創業者,僅靠著想法,就從資本手中拿到了大筆的資金,並且,公司主導權還掌握在自己手中。

83年底,Lx公司最早的業務,是在中關村開了一家電腦商城,主要就是銷售盤古主機的整機和零配件,在海外市場售價僅199美元~399美元的盤古主機,被劉Lx以3000元~6000元的價格出售,而且,很快就做成了月營業數百萬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