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小胖A 作品

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可思議

1981年9月,維創電子公司聯合f利浦公司註冊成立顯f科技公司在香江掛牌成立。

這家新成立的公司,一開始創立的起始點就超過了絕大部分的企業,可謂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豪門貴子。

維創電子注入了Cd唱片機相關的100多個核心專利,而f利浦公司則注入了價值5000萬米元估值的生產技術和設備。這家公司初創,註冊資本就高達1億米元。

與此同時,兩家巨頭聯合給顯f科技擔保,讓其在銀行的初始信用額度就高達2000萬米元。即使其註冊資金有點灌水,但打個折扣。這家公司的估值,最低限度也不會低於5000萬米元。

在81年就擁有1億米元規模的企業,不僅僅在內地是龐然大物,在香江也絕對算得上是一家大型企業了。

而這家大型企業註冊成立之後,卻只招商業運營人員和研發人員,卻並不打算自主建立工廠,而是在劉森的建議下,f利浦公司同意把生產完全外包給華夏的代工企業。

也就是顯卡電子和新顯電子為首的兩大維創電子的御用代工企業,這兩大代工企業在洪健的管理之下,形成了良好的互補。

顯卡電子能夠從香江獲得融資,以及進口海外的生產設備和原材料。

而新顯電子則充分利用內地廉價土地、人口、資源、物價紅利,大量訂單轉嫁到內地的工廠生產,而管理方式則按照香江這邊的資本主義獎懲(剝削)制度,在質量不低於香江的情況下,出廠價往往大幅度的削減。

而降下來的成本,自然就轉化為毛利率的提升!

也許再過幾十年,這種生產模式會被指責為血汗工廠。

但在80年代,這絕對不是血汗工廠。

新顯電子的內地工廠的員工工資,雖然僅相當於香江那邊的三分之一左右。

但跟全國平均收入相比,新顯電子的人均月薪已達600元,而內地正常的月薪不過是60元,也就是說,新顯電子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絕對是讓人羨慕妒忌恨的體面職業,而不是血汗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