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未知寒 作品

第六百六十四章 雨過念雨時

 …… 

 …… 

 在皇帝陛下北行的第六日,神都便已經 

 召開了第一次朝會,當時文武百官沿著宮門走進皇城,看到那被工部努力修復,但仍舊有些破損的大梁皇城,也是感觸良多。 

 那場朝會,年輕的太子殿下,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沉穩,有條不紊地處理了目前擺在 

 這座龐大王朝面前的幾件棘手政事,而後更是極為謙遜地表示,要宰輔大人多擔些擔子,還有些朝中老臣,同樣增強了不少話語權,至於那位已經被封為寧王的大皇子,也被太子殿下委以重任。 

 年輕的太子殿下好似對以後大梁只有他這一道聲音這件事不是很感興趣。 

 不過依著目前的局面來說,也的確如此,想要讓大梁上下讓他一言而決,他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威望。 

 他如今能做的,便是儘量維持現狀。 

 只是還是有些有心人發現了些問題,那場朝會里,朝中許多大臣的角色都重要起來,可被大梁皇帝寄予厚望,如今的左衛指揮使陳朝,卻不僅沒有出現在朝會上,甚至都沒有被提及名字。 

 這一下子會引發很多人的猜測,這位被大梁皇帝極度欣賞的年輕武官是不是就要從此遠離大梁的權力中心。 

 不????????????????過仔細一想其實也很有道理,畢竟陳朝身份特殊,不僅同樣是皇族血脈,其威望也遠超如今的太子殿下,若是繼續讓他在朝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只怕要不了多久,大梁朝便會不知道有太子殿下,而只知道有這位年輕武官了。 

 這樣的事情,恐怕即便是太子殿下再大度,也不想看到事情的發生。 

 只不過同時也還是有很多人擔心,若是這兩位同樣流著一樣血脈的陳氏皇族明爭暗鬥,那麼對大梁來說,絕非好事。 

 絕大多數朝臣們都明白現在大梁朝的處境,唯願這兩位真能同舟共濟,不然遭殃的只能是大梁。 

 …… 

 …… 

 太史令在那一日散朝之後,回到史閣之中,從書架上取下史冊,攤開放在案上。 

 史冊上的記錄,已經記載到了那日神都大戰之前,之後的還沒下筆。 

 太史令看著那上面的文字,沉默了很久。 

 作為史官,他這輩子從未在史冊上有過半點猶豫,發生了什麼,他便寫什麼,沒有過半點其他想法,但如今,他卻猶豫了。 

 他不是不知道怎麼去寫那日發生的事情,而是他幾乎已經能猜到,那位登基十幾年的皇帝陛下,恐怕便是在那日給大梁留下了最後的故事。 

 自己的史筆落下,就要將大梁皇帝的一生徹底畫上句號。 

 史冊上有那麼多的帝王,全部都已經成了歷史中的故事,其實多加一位也沒有什麼大不了。 

 從小便讀遍史冊的太史令,對於這些事情,本來應該是沒有什麼感觸的,但不知道為何,卻下不了筆。 

 不知道過了多久,太史令才緩緩下筆,開始將那日發生的事情寫了下去。 

 寫完之後,太史令看向窗外,不知道在想什麼。 

 很久之後,他回過神來,緩緩起身,來到某處,取出一份許久之前便寫好的冊子。 

 這份冊子記載的是天監元年的內容。 

 起始一句便很是直白。 

 「帝以藩王之身起兵反叛,歷數載,終入神都。」 

 這是那年廢帝大火之後的第二日,太史令在這裡寫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