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歡可拾 作品

第二百二十九章 今上所思

    在蘇停將信帶出去之前,他親自抄錄下第一段,疑慮重重,一夜未睡,下朝後立便召見了董童英,以詢問年稅為由,查問了三年鹽稅的差異。

    哪知這差異一出,他發現差了足足四十萬兩。

    可見那一年並不止是李霖在做這件事,也許張家還指使了其他人。

    只是告密者只知道李霖的事。

    莫非告密之人和李霖有關?

    李霖已死,無從查證。

    想到張家揹著他,指使他的官,去撬他的牆角,掙他國庫的銀子,便怒火中燒,再想到夏國早已經斷交,更添一重怒氣,幾乎咬碎一口銀牙。

    然而再怒,咬碎的牙也只能往肚子裡吞。

    張家是他為了打壓裴太后抬舉起來的。

    裴太后是他親孃,然而從他繼位開始,母子親情便日漸淡薄,裴太后明知道他喜歡張家女,卻強行讓他娶裴家女為皇后,更是壓著他和裴家女有了孩子。

    晉王出生後,燕王出生,陳王造反,裴家子弟在這其中損傷大半,裴太后一直以為陳王造反是他唆使,之後母子間形同陌路。

    張家則是如日中天。

    到如今,張家已經無人制衡,張、嶽兩家執意結親,他一直不鬆口,然而最後還是鬆了口,讓他們兩家訂下婚事。

    將晉王提起來,制衡張家,他以為是個好主意。

    他以為張家確實是讓晉王逼退了,可看到這封告密信後,他才發現,張家的退是假象,整個朝堂已經到了張家為所欲為的地步。

    若是張家要攜燕王造反,再逼死貴妃和燕王,他李家的天下就成了張家的天下!

    今上在沉悶的大殿中想出了一身冷汗。

    然而他依舊是踟躕。

    查一定要查,可查出來之後誰來揭開這個蓋,又讓誰去審才能撇清自己?

    踟躕了許久,他忽然想起晉王,也許可以讓晉王去打這個頭鋒。

    他坐在椅子裡,慢慢地喝了杯茶,心中還是猶疑不定。

    晉王李壽明,像裴家人,性子和裴太后有許多相似之處。

    守歲那一晚,聽內侍說起燕王和晉王兩兄弟起了紛爭,紛爭乃是燕王挑起,晉王這個大哥便寸步不讓,直到逼退燕王,才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