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痕難消 作品

第一百二十七章 木有感情的審案機器顧青天

    可即便如此,也可以稱之為神速了。

    長街之上自然又免不了一陣嘖嘖驚歎聲。

    認罪伏法和船家剛剛被押解出茶樓,顧清已經將第三本案宗拿在手中。

    喜好歷史的顧清從不敢小覷古人的智慧。

    相比於現代人,古人只是受限於獲取資訊的速度和渠道,單論智商或是智慧的話,古人其實並不遜色現代人多少。甚至有那麼一小撮古人的智慧,遠比絕大多數現代人要高出幾個檔次。

    但也僅限於那麼一小撮古人。

    絕大多數的古代平民因為沒有接受過教育的緣故,經常會犯一些自欺欺人,掩耳盜鈴的錯誤。

    還有一些書呆子,僥倖通過科舉走上了仕途,但處理政務和審理案件的能力,並不比大字不識一籮筐的平民百姓強出多少。

    就拿耿忠捧來的這些案宗裡記載的案件為例,在顧清眼中看來或是簡單粗暴,或是讓人啼笑皆非,亦或是漏洞百出。

    但偏偏就都成為疑案、懸案積壓至今。

    圍觀的百姓驚歎顧清斷案如神,以耿忠為首的一種捕快衙役此時也是如同仰望神祇一般。

    可在顧清看來,這些案件就好像是工作間隙中用來放鬆精神的小遊戲般信手拈來。

    於是,顧清在萬千敬仰、欽佩、愛慕的眼神來,開始創造一段神話。

    第三件案子用時兩刻鐘,第四件案子用時三刻鐘,第五件案子更是隻用了不到一刻鐘,而後第六件…第七件…

    古代村子裡的人每日只有兩餐飯,但城鎮裡家境稍好一些的人家,還是吃三餐的。

    審理完第八件案子,顧清與耿忠及三名捕快簡單吃過午飯,而後繼續審案。

    第九件…第十件…

    長街上聚集圍觀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多,所有人都在掰著手指頭,計數著已經審理完的案件數量。

    人群中漸漸開始流傳開一個新的名詞——顧青天!

    同時人們還在期待著一個結果,不是每一宗案件的結果,而是最終極的結果。

    顧青天今天到底能夠審理多少樁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