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三山 作品

第166章 第 166 章

    白日裡,他要嘔心瀝血地安置災民,夜晚裡,他也輾轉反側不能安眠,天還未亮便穿衣出去,繼續處理各郡縣的政務。

    直到早飯之時,他才匆從書房出來。

    他們府內的早餐吃得極為簡單,人人面前只有一碗粥而已,桌子中間是一疊小鹹菜,唯獨歐陽廷的小孫子孫女碗裡還有半個雞蛋。

    兩個五六歲的孩童已經吃了一個多月的米粥了,神情懨懨地吃不下去。小孫女把碗裡的雞蛋吃掉,推著碗到呂氏面前,期待地問∶“祖母,你可以給月兒撒一些樂君叔送來的白糖嗎?”

    呂氏慈祥地笑了笑,“可以給月兒撒一些。”小孫子也亮著眼睛道“勝兒也想要”

    呂氏讓僕人拿來糖罐子,倒了一些在兩個孩子的碗裡,又蘸了一筷子直接放在了兩個孩子的嘴裡。

    兩個孩子開心地眯起了眼睛,開始老老實實地喝著粥。

    這一家子的吃食簡單無比,完全不像是刺史府該有的吃食。歐陽廷心中苦澀,飯吃到嘴裡也沒滋沒味,他跟呂氏低聲道“是我連累了你們。”

    家中的米糧都被他拿出去救濟了百姓,乃至他們一家子也沒有多少存糧了。

    呂氏笑眯眯地看著他,也蘸了一筷子的糖塞到他的嘴裡,“吃點甜的,別想那麼多苦事。你都給樂君去了信,樂君一定會支援徐州的。”

    甜味散去了一些苦澀,歐陽廷嘆了口氣,“幽州、幷州偏僻荒涼,冀州又剛剛到樂君手裡,雖樂君同我說北方三州早已大變模樣,但我也怕這是他報喜不報憂。徐州大半個郡縣都已被水淹,災民成千上萬,所需要的糧食以萬石計數,我只怕我的一封信會讓樂君壓力陡增,我怕他也沒糧啊。”

    但事到如今,歐陽廷走投無路,除了弟子元裡,他竟不知道該向誰求助了。

    呂氏寬慰了他幾句,歐陽廷還是愁眉不展。早飯後,他又帶著刺史部的士卒出去看一看災民。

    街道上到處都是泥水髒汙,受傷的百姓們裹著粗布或躺或坐在街邊,麻木無神,哀痛之聲不絕。有孩童哭著喊餓、喊冷,婦人則抱著孩子嗚咽。

    有本是強壯的漢子因洪水而摔斷了雙腿,有剛剛誕下嬰兒的女人已經沒奶水餵給孩子只能默默流淚。斷壁殘垣,一眼望去,竟沒有一絲生機。

    歐陽廷越看眼中越是酸澀,心中越是沉重。

    他艱難地走到施粥之處,看著排隊哭喊著求著多給一碗薄粥的難民,更是心痛難忍。側頭問道∶"咱們的糧食還能支撐多久"

    施粥的士卒乾啞道“回大人,若是一日施粥一次,還能堅持一個月。”

    歐陽廷深深地閉上眼睛。

    他所在的下邳受災尚淺都如此,其他地方又有多麼艱難?

    歐陽廷悲悽不已。

    澇災剛露出苗頭,他便開始想辦法整治,給周圍幾個州的刺史去了信,但卻無一人給他回應,皆用餘糧不足打發了他。他又去信給朝廷,給陳王,可陳王也不願意給他這個一直同陳王作對的老傢伙糧食,只當做沒有聽到。

    歐陽廷又去找徐州內的豪強士族,可大難面前,人人只能顧得上自己,高高在上的世家豪強哪裡會去管沒什麼用的小小難民

    他們自然不肯出糧,還同歐陽廷道"人各有命" 。

    人各有命、人各有命……這個世道,怎麼變成這樣了。

    徐州一瞬變成了一座快要被水淹沒的孤島,歐陽廷孤立無助,如今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元裡的身上。

    "施," 歐陽廷睜開眼睛,掩下自己都不確定的動搖,鏗鏘有力道,"接著施!一個月後,自會有救濟糧到。”

    他是在跟士卒說,也是在跟自己說。一定會到的,他的弟子一定會來相助他。

    防止失聯,請記住本站備用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