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嘯木 作品

第556章 建國(下)

 

本王在羅陽城中,已經看到漢人與黑人在一起,還不只是一例兩例。

 

國家主體族人數量不夠的情況下,必須要純化血脈。

 

要不然百年之後,必然會出現,一位黑人王子登上王位。

 

華夏文明看重文化傳承,但也不是完全拋棄了血脈。

 

國君可以下旨提拔任何等級的國民為官,國民等級卻不容更改。”

 

燕旗聽到晉王李鳳鳴的解釋,他完全支持晉王的政策。

 

這個政策,更有利於燕家這種家族的傳承。

 

顧凌軍也沒有提出異議。

 

晉國的制度框架確立起來,相應的衙門也開始成立,管理各地的移民。

 

春去秋來。

 

時間已經來到4340年(公元1643年)。

 

晉王李鳳鳴離開大華已經一年多。

 

哪怕是在夜晚,羅陽城也燈火通明。

 

外面的氣溫極為炎熱,屋內的空調驅散了灼熱的空氣。

 

他看著臣子的彙報,靖國已經是有十六座大城,三百多萬國民,上百萬畝土地的國家。

 

經過長期清剿土著的作戰,已經訓練出一隻人數為五萬人,全員裝備火槍的軍隊。

 

晉王李鳳鳴簽署命令,讓海軍完全掌控紅海的路口。

 

海軍主力艦隊,入住吉星港,這座守衛著紅海海峽的港口,它與阿拉伯半島隔海相望。

 

晉國現在的實力,已經無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從大華購買的軍艦,留在鄭國金蘭港訓練。

 

與他們一同訓練的海軍,還有閩國的海軍。

 

現在晉國的海軍實力,已經能完全掌握紅海海岸線。

 

明天將會是晉國,正式舉辦建國大典的日子。

 

羅陽城的大鐘樓被敲響,時間來到早晨六點,還沒醒來的百姓被鐘聲驚醒。

 

他們開始忙碌著一天的工作。

 

很多外地人,他們成群結隊向王宮前走去。

 

這些都是參與建國大典的人群。

 

晉國的建國大典很莊重,高大的黃帝雕像樹立在廣場前。

 

黃帝雕像前方,供奉著水稻、小麥、玉米、木薯等農作物。

 

晉王李鳳鳴穿著一身蟒袍,站立在黃帝雕像前,好像等待著什麼消息。

 

大都督顧凌軍捧著一份電報小跑過來。

 

    

“王上,海軍發來消息,他們已經消滅阻擋我軍進入紅海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海軍。

 

海軍艦船已經入駐吉星港,一部分軍艦在紅海上巡邏,保衛我國的海疆。”

 

晉王李鳳鳴聽到這個消息,他碰著自己的佩劍,供奉在黃帝雕像前。

 

“我宣佈,晉國成立了。”

 

盛大的典禮正式開始,晉國百姓歡呼著建國的喜悅。

 

他們也在慶祝和平的到來。

 

晉國百姓都知道,有著軍方的阻擋,任何一方勢力,都無法影響到他們的小日子。

 

………………………………

 

尼羅河從南向北流淌的河道,有著一個之字形的大彎。

 

這個灣區的河道,正式晉國和閩國的交界。

 

兩條河流的中心,受到尼羅河充沛水量的滋養,成為這片地區少見的良田。

 

一座鋼筋混凝土建築的巨城,建造在這片土地之上。

 

這座被閩王張瑜亮親自命名為雙水城的城池,它是閩國的大後方。

 

閩王張瑜亮來到這座城中,他看著胡啟文問道:“老胡,咱們的糧食儲量還有多少?

 

能否供應大軍半年的消耗。

 

李鳳鳴那老小子擅長種田,不行我就去找他打打秋風。”

 

胡啟文立刻彙報道:“王上,我們這段時間以來,在尼羅河兩岸建造了五座城,開墾了上百萬畝土地。

 

雨季種植小麥水稻,旱季種植玉米木薯。

 

為了防範雨季的洪水,為旱季的田地供水。

 

我們在尼羅河上,建造了三座水庫。

 

這些城池只有城牆用了水泥,水泥廠生產的水泥,全部供應水庫和港口。

 

國家現在儲存的糧食,可以支持軍隊脫產作戰一年。

 

我就是擔心大量的新兵上戰場,傷亡會不會太高。”

 

閩王張瑜亮滿意的說道:“老胡,軍方作戰不需要你擔心,能把後勤供應好,你就立下了大功。”

 

胡啟文立刻保證道:“王上請放心,為了這個大事,我們準備了這麼長時間。

 

臣絕對不會拖王上的後腿,糧食、火藥、鉛彈等物資,全部儲存在倉庫中。

 

臣能隨時調集民夫運送輜重,尼羅河內河的運輸船,早在一個月之前就打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