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嘯木 作品

第399章 治理黃河

 

“明義,你詳細介紹一下,治理黃河的方案。”

 

錢明義聽著秦王蘇河的問話,他就知道自己的建議,已經被秦王蘇河認可。

 

“王上,我治理黃河的方案,從兩方面入手。

 

第一點是治理黃河上游的泥沙。

 

黃河產生泥沙,那就是陝甘地區大量的黃土,被河流衝入到黃河之中。

 

表層治理的方式,就是多種樹。

 

陝甘地區樹木成蔭,就能極大的減少黃沙進入河流。

 

再加上各地建立大型水庫,每年合適的時候,放水衝擊黃河的泥沙。

 

就能把黃河泥沙衝入大海,不會讓黃河地上懸河加高。

 

深層治理方式,那就是找到陝甘地區形成大片黃土的原因。

 

在唐朝時期,陝甘地區還有大片森林,土地也極為肥沃。

 

現在變成這個樣子,主要是人地矛盾。

 

隨著人口的增多,想要獲得更多土地,就要砍伐森林種地。

 

這樣導致土地逐漸荒漠,水土流失嚴重,土地的肥力也減弱,大量泥沙衝入河流中。

 

陝甘地區能承載的人口有限。

 

現在因為遭受天災等原因,陝甘地區人口非常少。

 

只需要種植大量的樹木,就能解決泥沙入河問題。

 

我建議出臺相關法律,禁止陝甘地區,大規模砍伐樹木。”

 

蘇河聽著錢明義的建議,他比較認可這個建議。

 

陝甘地區森林消失,主要原因就是人口太多,需要更多的土地種糧食,需要更多的木柴取暖。….那就只能把森林砍伐一空。

 

次要原因就是降水線南移,導致陝甘地區,靠大自然力量無法再形成森林。

 

現在陝西和甘肅的人口很少,還需要從其他地區移民。

 

現在正是大量種植森林的時候,同時限制這裡的人口。

 

隨著工業發展,土地也能承載更多的人口。

 

華夏今後只會缺人,絕不會缺少容納人的土地。

 

錢明義看著秦王蘇河露出滿意的笑容。

 

他繼續說道:“治理黃河這條地上懸河,治本的方法,那就是讓它不再是地上懸河。”

 

站在一旁的開封知府李盛名,他聽到錢明義這句話,驚訝的詢問道:

 

“這怎麼可能?黃河高出地面五六米,用什麼辦法能把它挖下去。”

 

錢明義笑著說道:“為什麼要挖原先黃河的河道。

 

只需要計算好黃河的流量,在旁邊建立一個堤壩。

 

原先黃河河道和新堤壩之間的空地,就是新的黃河河道。



建設好新河道,就可以人為讓黃河改道。

 

我們只需要建造一座新堤壩的工程量。

 

就能徹底解決黃河這個地上懸河。”

 

開封知府李盛名聽到錢明義說完,他驚訝的詢問道:“錢巡撫,你這個辦法非常好,就是需要的銀幣太多。

 

沒有上千萬兩銀幣打底,這個工程建不起來。

 

修建新的黃河大堤,要用鋼筋水泥土建造嗎?”

 

錢明義搖搖頭說道:“不會選用鋼筋水凝土,我打聽過研究水泥的專家。

 

他說現在生產出來的水泥建築,預計壽命也就四十年左右。

 

十多年之後,水泥建築就會不斷風化,二十多年之後,最外層的水泥,用手就能直接捏碎。

 

我們建造能用數百年的工程,不會選擇水泥這種材料。

 

混凝土的造價也太高,不適合修建距離非常長的黃河堤壩。

 

水庫用水泥建造,因為水庫可以不斷修繕。..

 

大壩正常情況下不會經常修繕,需要它能堅持更久的時間。

 

依然採用常見的碎石子和土搭建黃河大堤,材料易得還便宜。”

 

蘇河聽著錢明義的辦法,這個辦法和他想的差不多,都是廢棄原先河道,建立一座新河道。

 

蘇河原先計劃,是修建兩條堤壩。

 

現在按照錢明義的方法,只用修建一條堤壩的工程量,就能解決黃河問題。

 

蘇河看著錢明義,點點頭道:“這個想法非常好,這個工程真能完工,今後數百年時間,黃河都不會出現太大問題。

 

但它需要投入數量極多的銀幣,至少要兩千萬兩銀幣,耗時十年以上才能完工。”

 

蘇河之前計算過,重新建設堤壩需要的銀幣和時間。

 

兩條堤壩,需要四千兩到五千兩銀幣,耗時二十年以上。

 

錢明義這個方案只需要修建一條堤壩。

 

所耗時間能減少一半,這個也是需要建設十幾年的工程。….錢名義道:“王上說的沒錯,修建這條堤壩,把地上懸河改成正常河流,需要投入極多的銀幣和人力,耗時也是十數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