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焱 作品

第298章:能用別人的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再加上這幾年,年年向大明進貢,已經算得上是一個合格的狗腿子了。

倭國們高層想,只要他們在戰爭發生的時候,給大明足夠的好處,相信大明不會管兩條狗的爭鬥。

他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在戰爭發生之前,他們拼命的孝敬出雲的大明部隊,也得到了大明駐紮在倭國的指揮官的認可。

用那位指揮官沉安的話來說,只要事出有因,確實是朝鮮國的過錯,大明是不會插手番邦屬國的戰爭的。

得到了許諾後,倭國就開始準備了起來。

經過幾天的研究,他們想到了一個開戰的辦法。

那就是朝鮮漁民捕魚到達他們國家的海境,並且跟倭國的漁民發生了衝突,打死了好幾人。

被人欺上門,而且還打死了好幾個人,這種事情是個人都不能容忍。

到時候再派使節挑釁一番,說一些囂張難聽的話,這戰爭不就是打起來了嗎。

幾天後,本州島海域發生了朝鮮和倭國漁民衝突,倭國這邊保持以和為貴,沒有向朝鮮國漁民出手。

而朝鮮國仗著本國有幾個女人給朱棣當小老婆,蠻橫霸道打死了好幾個倭國的漁民,後面侮辱倭國一番後揚長而去。

倭國天皇不肯受辱,希望大明駐紮在出雲的指揮官沉安能站出來,代替大明主持公道。

早就得到朱瞻圭指示的沉安,對此事保持了同情態度,雖有心幫助倭國,但大明在番邦屬國事情中一直保持中立,他對此也是有心無力。

最後沉安提議,希望兩方派使節自我解決,儘量不要發生衝突等一類的話。

得到了示意的倭國,那懸著的心瞬間放了下來,沒有大明國的插手,這一戰他們贏定了。

隨後倭國那邊派出了使節,前往了朝鮮商談此事。

在談判當中,倭國使節獅子大開口,直接把大明對他們籤的條約,改了改名字遞給了朝鮮國。

朝鮮國這邊自然不幹,兩方在大殿中發生了衝突,倭國使節被朝鮮王下令處斬,只有一個小人物被割了耳朵鼻子趕了回去。

倭國那邊見到計劃成功,欣喜的再次找到大明駐紮在倭國的指揮官沉安,泣淚橫流地控訴了一番朝鮮國的囂張霸道。

聽到倭國的哭訴,沉安表示了同情和對朝鮮國的不滿。

再塞了一大堆銀子和美女,獲得了大明駐紮在倭國沉安默認的態度下,朝鮮征服計劃正式開始。

“殿下,整體的起因和作戰結果就是這樣的。”

威海衛海軍臨時基地,李虎將海軍收集的情報大概講了一下。

雖然倭國進攻朝鮮,是朱瞻圭暗地裡默許的,但他只知道一個大概結果,整體的佈置,還是海軍這邊的人進行的。

聽完了當前的情況,朱瞻圭起身走到地圖邊,看著日朝兩國的地圖詢問道:“海面還需要多久解凍。”

“按照以往的慣例,半個月左右就會化凍,一個月之後船隻就可以動起來。”李虎毫不遲疑的作出了回答。

身為海軍總兵官,海洋中的各種氣候洋流他是爛熟於心的。

朱瞻圭微微點頭,抬手點了點漢城的位置,“朝鮮那邊還能支撐多久?”

一名情報軍官站了出來,“根據我方得到的消息,並且在我軍提前派過去的人員幫助下,朝鮮支撐到海面冰化沒問題。”

“而且這段時間倭國也停止了進攻,畢竟海面結冰不單單是我們受影響,他們也受影響,而且他們受到的影響更大,畢竟他們的後勤全是依靠船隻運送和當地徵集。”

朱瞻圭輕笑一聲,抬手拍在了地圖上。

“冰面一化立刻發動進攻,第1步先從對馬島切斷他們的補給線,我要整個倭國一片木頭都不允許下海。”

“同時派船隻通知沉安,收到命令以後,立刻對倭國發動進攻。”

“我給他的命令是,在我解決朝鮮戰爭踏上倭國島嶼之前,我要整個倭國上空飄揚起大明的旗幟。”

“遵命!”

所有將領齊聲高喝,敬了一禮轉身離去。

永樂18年3月初,海面的冰封慢慢的解除。

隨著海浪再次拍打起來,在岸邊停靠了一個冬天的艦隊,在海軍官兵的伺候下,活動了下僵硬的身體,裝滿了士兵和各種物資,展開風帆迎風起航,向正在陷入戰火的朝鮮半島而去。

“殺吉給給!”

漢城下,無數的矮倭瓜勇士,頂著盾牌揮舞著倭刀,在不遠處的火槍手和那不時冒出火光的火炮掩護下,踩著無數屍體,吶喊著發動兇勐的進攻。

隨著冬天過去,歇了兩個月的戰鬥再次打響。

在朝鮮半島享受了一個冬天的倭國勇士們,一大清早就被他們的軍官呼喚著,從溫暖的朝鮮女人懷中爬出,然後興奮地披上冰冷的皮甲,準備發動新一年的進攻。

他們的指揮官已經承諾了,只要拿下漢城三天不封刀,隨便他們燒殺搶奪。

被大明揍了一頓,過了好幾年苦日子的小窩瓜們,早就期待著這痛快的日子到來了。

想著皮膚雪白的***人,以及那美味的食物和誘人的金銀。

哪怕明知攻城死傷慘重,倭國勇士們心中依舊火熱不已。

如螞蟻一般的小豆丁,附著在搭在城牆上的雲梯上,口中發出鬼叫的狼嚎,拼命的往城牆上爬。

安裝最新版。】

小窩瓜們發瘋的進攻,棒子們也不甘示弱,在一些大明軍官的指揮下,用著各種守城武器,瘋狂的殺戮著小豆丁。

滾石、巨木、箭雨、金汁…

每一種守城物品丟下去,都會帶起陣陣慘嚎。

一個個表情猙獰的小窩瓜,如同骯髒的小蟑螂一樣,被砸死,燙死,射死。

成片成片的屍體堆積在城牆下,鮮紅腥臭的鮮血,匯成一條條紅色的小溪,向遠處的低窪處流淌而去。

“戚將軍閣下,請問大明的支援部隊什麼時候能到來,我們的士兵死傷慘重,而且城內的糧食也所剩不多了,恐怕我們堅持不了多久了。”

一座城樓當中,一個朝鮮國的大臣,畏懼的看了一眼城外的喊殺,緊張的詢問旁邊一個身穿大明服飾的男子。

戚遠,山東威海衛備倭軍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