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五百七十六章 五國會談

  “現在大明想要得到新大陸,我認為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來破壞大明和西班牙的貿易關係。”

  “破壞?怎麼破壞?”路易十三心裡生起了不好的預感,同時黎塞留也低下了頭:

  “我們或許可以讓出新大陸的殖民地。”

  “嗯……”聽到黎塞留的這話,路易十三心平氣和的點頭,這也足以體現它的氣量,換做費利佩四世,恐怕黎塞留已經被拖出去了。

  黎塞留也知道讓出殖民地並不好,但他覺得很值得,因此解釋道:

  “我們並不吃虧,現在我們在新大陸的移民只有不到九百人,每年的稅收只有三十枚金路易,想要接回他們很容易,五艘船就足夠。”

  “相比較我們,費利佩每年通過新大陸運送四百多萬銀比索,二十幾萬金比索,他一定會不捨得放棄海外殖民地。”

  “只要新大陸上面的國家一個接著一個的退出,那等到上面只剩下西班牙的時候,大明和西班牙的矛盾就會放大。”

  “只要我們寫信給尼德蘭、英格蘭和瑞典三個國家,相信他們都會先後放棄新大陸殖民地的。”

  黎塞留作為法蘭西王國曆史上最偉大、最有謀略、同時也最冷酷無情的政治家,他很清楚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如果無法再政治上取勝,那戰爭即便將所有人都殺死,最後也不會有一個贏家。

  “英格蘭和尼德蘭、瑞典三個國家,在新大陸的稅收和人口也只不過幾千,相信如果他們知道撤回之後能擊敗天主教聯盟,那他們將無比高興。”

  “如果他們不願意呢?”路易十三反問黎塞留,但黎塞留卻搖頭道:

  “他們不會不願意,哪怕是從新大陸賺取最多利益的尼德蘭。”

  “尼德蘭和大明軍隊交手最多,他們應該很清楚大明的實力。”

  “大明擁有遠征五六萬人的實力,這群人都裝備燧發槍,如果他們從海上、陸地上進攻尼德蘭,以尼德蘭的情況,他們撐不過一年。”

  黎塞留已經很高看尼德蘭了,畢竟眼下尼德蘭的人口數量不過一百二十來萬,軍隊數量不過五萬餘人,其中還有兩萬是海軍。

  尼德蘭強大的從來都不是陸軍,而是海軍。

  但問題也在於,尼德蘭的財政主要是靠海外輸入。

  曾經的尼德蘭佔據了南洋,其全球商業霸權已經在全球牢固地建立起來。

  其麾下的東印度公司已經擁有一萬五千多個分支機構,貿易額佔到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

  懸掛著尼德蘭三色旗的一萬多艘武裝商船遊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

  當時,歐洲共有兩萬艘船,僅尼德蘭有一萬五千餘艘,比西班牙、英,法等諸國船隻的總數還多。

  然而呢?當大明異軍突起,收復了臺灣、南洋後,尼德蘭的財政收入幾乎腰斬。

  後來大明進軍印度廝當,尼德蘭幾乎被打回原形。

  以尼德蘭狹小的疆域和稀少的人口來說,它能從不可一世的西班牙帝國中獨立,並一度取得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不可謂不是一個奇蹟。

  創造這個奇蹟的直接原因之一,正是尼德蘭改革了本國的公債體制融資的效率與能力差異。

  尼德蘭的公債體制的績效遠優於西班牙,強大的資金籌集能力為其戰勝西班牙提供了關鍵的軍事優勢。

  在與西班牙進行的八十年獨立戰爭期間,尼德蘭的財政收入在主體稅收收入之外,最重要的補充來源即是以年金和短期債券為主要形式的公共債務。

  1568年,尼德蘭的戰爭預算為290萬盾(約82萬兩)。

  但到了1621年,天啟元年,它的戰爭軍費已經達到了2200萬盾(628萬兩)。

  處於獨立中的尼德蘭一共有七省,其中尼德蘭和澤蘭兩省提供了全部經費的70%,而尼德蘭一省又佔了58%。

  即便後來明軍連續拿下了南洋、印度、東、南利未亞地區,但尼德蘭的戰爭預算依舊高達1400萬盾(400萬兩)。

  能以120萬人口創造出每年這麼多支出,不是因為荷蘭在海外賺取了多少金銀,而是因為他們已經開始在資本市場發起融資手段了。

  尼德蘭從1600年開始向資本市場融資,到如今全國的公債高達1.25億盾(約3571萬兩)。

  儘管在戰爭期間,尼德蘭共和國的公債餘額激增,但是尼德蘭國家信用令諾取得了許多投資人的充分信任和青睞。

  由此、尼德蘭可以以當時較低的成本持續地籌集到戰爭資金。

  不過,眼下的尼德蘭在去年剛剛經歷“鬱金香泡沫破裂危機”,下次公債即便能接到不少資金,但是否有能力面對幾乎無敵的大明海軍,黎塞留不敢肯定。

  尼德蘭的獨立戰爭已經持續了七十年,這期間就連西班牙這樣的“日不落帝國”都因為無力支付債務利息而宣佈破產四次。

  反觀尼德蘭,它們一直咬牙堅持,所以才能不斷融資成功。

  不過,融資是需要資本的,尼德蘭的資本是其海上近一萬五千艘武裝商船。

  這些商船最大的貿易對象,實際上還是大明。

  如果尼德蘭和大明開戰,那佔據尼德蘭財政收入二分之一的外貿收入就要經歷腰斬,尼德蘭將損失400餘萬盾的財政收入。

  這也是為什麼大明向西班牙、荷蘭多次提出購買殖民地,但僅僅遭到拒絕,而不是遭到軍事手段的原因。

  說白了,軍事上打不過,經濟上還十分依賴大明。

  西班牙和尼德蘭要反抗大明,那就是自己把自己往火坑推。

  十六世紀就已經發展起來的全球貿易在大明的主動下,如今已經到達了一百年後的貿易量和貿易額。

  不同的是,歷史上的十八世紀初貿易是歐洲與新大陸,而眼下是亞歐非三州板塊。

  黎塞留不知道未來的事情,但他可以看得出,大明對於美洲的渴望比誰都強烈。

  “如果大明的目標是新大陸,那大明在新大陸的事情上是不可能做出妥協的。”

  “只要大明不做出妥協,那妥協的只能是各國,畢竟他們在新大陸的兵力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