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暗流湧動

 新政之下,百姓們辛苦勞作積累起來的財富也將會被他們洗劫一空。

 海禁令將重新開啟,民間片板不得下水,而他們的走私船將會暢行無阻。

 如果朝廷想要沿海差走私,那麼,沿海地區必然會鬧倭寇,雖然那些倭寇之中,真正的倭人並不多,連三成都不到。

 到了那時,百姓們將會回到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生活。

 朝廷也會因為徵不到稅,從而困難重重。

 黃河決堤,治河需要錢。

 大旱大澇,賑濟災民需要錢。

 打仗,更需要錢!

 沒有錢,寸步難行。

 此時的張益已經可以洞悉一切,雖然他自己也是士紳階層,但是,他不想和楊旦同流合汙。

 除了內心的良知以外,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

 正統十四年,在土木堡,皇上在瓦剌大軍的包圍之下,命自己回京送信的那時起,他就已經下了決定,自己此後餘生只為輔左皇上。

 想到這裡,他心裡又擔憂起來。

 那個送飯的老頭究竟是不是楊旦派來試探自己的?

 如果是的話,現在也該撕破臉了吧……

 -----------------

 西山,大校場。

 兵部右侍郎吳恆親自宣讀聖旨:“南海衛發來急報,近來有大量外敵入侵,皇上命五軍營、神機營火速前往支援!”

 五軍營指揮使徐永寧、神機營指揮使陳瀛不疑有詐,接了聖旨。

 吳恆說道:“南海衛告急,勞煩兩位,即刻動身!”

 定國公徐永寧抱拳,道:“我等這便整頓兵馬,明日與皇上告別,自天津衛坐船出海!”

 吳恆臉色一怔,立刻陪著笑,說道:“皇上說了,一刻也等不得,最好今晚就動身!”

 陳瀛不解道:“至少讓我們和皇上告個別……”

 吳恆只得說道:“實不相瞞,皇上沒在京師!”

 徐永寧和陳瀛對視一眼,同時露出疑惑的神色。

 若是尋常的聖旨也就罷了,今天可是調兵!

 大隊兵馬調動,皇上不在,這個……說的過去嗎?

 吳恆擺了擺手,身後有兩名親衛走上前來,每人手中捧著一個木匣子。

 打開後,是兩枚銅質虎符。

 “兩位,請核驗!”

 兵符是朝廷調兵的信物,比聖旨還要重要,因為聖旨可以偽造,虎符卻不行。

 徐永寧和陳瀛分別拿出自己的兵符,各自去印證,都是真的,沒問題。

 可是,始終感覺情況有些不對勁。

 吳恆看出兩人臉上的疑惑,便說道:“皇上還說了,神機營和五軍營是我大明軍隊之中的精銳,此番必能解了南海衛之困局!”

 陳瀛想了想,又說道:“我等都出海抗敵,京師怎麼辦?”

 吳恆笑著搖了搖頭,說道:“靖國公不必擔心,皇上身邊還有三千營呢,再說了,以我大明軍隊的實力,有誰能打到京師來?”

 陳瀛仔細想了想,倒也是這個道理。

 再看看聖旨,有司禮監的印,有兵部的印,還有內閣的簽名,怎麼看都沒有問題。

 現在打仗不比以前,還要糧草先行,而且,前期的籌備時間,少則半年,多則兩年三年也是有可能的。

 再看看眼下,不管是陸路,還是水路,海路,交通十分發達,想去哪裡都是暢通無阻。

 至於糧草,也不必急著準備,臨時徵調都來得及。

 這時候,徐永寧說道:“我等這便整頓兵馬出發!”

 說實話,他比陳瀛要急。

 身為定國公一脈,本就比其他幾位國公爺顯得弱勢,特別是英國公張輔在的時候,京營是輪不到他來帶的。

 張輔封王,去了交趾,這才空出了缺,算是輪到了他的頭上。

 自從掌管五軍營以來,他還沒打過仗。

 想想看,這麼霸道的武器裝備,不去戰場上揮霍一把,怎麼說得過去?

 這一次終於要打仗了,臉上雖然沒有表現,心裡卻恨不得飛過去。

 見徐永寧表了態,陳瀛也不好再說什麼,也跟著答應下來。

 吳恆臉上露出一抹會心的笑容,說道:“那本官就預祝兩位旗開得勝!”

 徐永寧和陳瀛同時抱拳行禮,然後便是集結,整頓,天黑之前便分批次坐上火車,直奔天津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