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不諳教化

 于謙還有個疑問,便問道:“為何會有這麼多讀書的孩童?”

 他自己就是讀書人,所以很清楚,在大明,讀書其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洪武初期,朱元章頒發了大量的優待讀書人的制度,比如不需要納稅等,是因為大明百廢待興,需要讀書人來參與治國,同時也是因為,讀書人實在是太少了。

 因為,讀書的成本很高。

 周禮有云:鄉有庠,州有序,黨有校,閭有塾。

 其中的庠、序、校、塾就是古代地方各級學校的名稱,有時匾額看到“蔭澤庠序”,就是蔭澤學校的意思。

 大體上來說,在古代的學校,分為兩大系統,一類是官學,一類是私學。

 官學就是指朝廷和地方各級官方直接創辦管理的學校,最高級別的官學,就是太學和國子監,而地方的官學又稱為鄉學或是學宮。

 官學的經費主要靠朝廷撥款,還有一些就是商人士紳的捐助。

 宋朝時期,因為人口數量龐大,導致官學學生人數太多,撥款與捐助已經無法滿足官學支出,曾出現過一種“學田”制度。也就是說,朝廷撥一塊地給學校,然後讓學校租給附近的百姓,用所獲得的租金來維持官學的開支。

 在官學中,學生可以免費就讀,也提供免費的吃住,有些時候還可以領到一些零用錢。

 但是,在古代想要上官學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因為最初的時候,官學本就是為貴族弟子而創辦的,屬於貴族階層。到了唐宋時期,官學才逐漸向平民百姓打開大門,但也不是誰都能進,需要天賦異稟,不說過目不忘,七步成詩,至少也是當地的才俊。

 除此之外,官學也會收一些自費生,這部分人就需要交學費,而且食宿等也需要自理。

 另外一個,便是私學,也就是個人辦的學校。

 而私學的開創者正是讀書人所尊崇的至聖先師,孔子,他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思想,為普通大眾提供了學習的機會。

 私學沒有朝廷補貼,是需要交學費的,最開始,孔子定的學費標準是十條臘肉。

 在當時來說,這個價格其實還是蠻貴的,因為並不是家家戶戶都有肉吃。

 不過,這個規定也不是死的,如果交不起學費,還特別想上學,可以幫老師幹活,以工代費。

 在民間,大部分學堂都是私學,因為官學太少了,普通人家想讀書的話,只能去私學,或者叫私塾。

 而這些只是影響讀書人數量的最基本的因素。

 普通的百姓,手停則口停,溫飽都是問題,根本沒有多餘的錢供孩子讀書,不止是高昂的學費,還有令人望塵莫及的書本費。

 雖然在東漢末年,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但是對於古代社會來說,造紙術算得上是高科技,普通百姓根本承擔不起。

 南宋淳錫年間,蘇州地區印刷《大易粹言》二十冊,就耗費了一千三百多張紙,加上其他的材料費,印刷工匠的人工費,算下來成本總共是大約三到四貫,對外售價八貫。

 當時的八貫錢,大約是一戶普通人家一年的生活費。

 如此高昂的求學成本,根本不是普通百姓可以承受的。

 因此,于謙很難理解,為何蔚縣的學堂,竟然有這麼多的孩童,而且大部分都出自普通人家。

 黨興永笑著回道:“這些孩子的父母,多為匠人,或是做一些小買賣,就算是務農的百姓,自從蔚縣實施新政以來,也掙了一些銀子,區區五兩銀子的學費,倒還拿得出來。”

 于謙微微頷首,五兩的學費其實不算低,不過,若是家庭的生活有所改善,卻也負擔得起。

 “當然,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黨興永繼續說道:“以往我等讀書人,寒窗苦讀十餘載,只為了功名,可是,若不能金榜題名,這肩既不能挑,手又不能提,如在下這般家庭困頓,日子就更難熬了。”

 于謙不斷點頭,讀書人的事,他當然最是清楚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