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治水和帶兵

    廷議之後,便是繁瑣的祭祀天地、祭祀祖先環節。

    如此曠世之功,當然要去給祖宗們彙報一下,讓大家都開心開心。

    在禮部的指揮下,一整套祭祀流程下來,朱祁鎮都累屁了。

    回宮之時,已是傍晚,他想了想,還是強打著精神,把于謙叫到了御書房。

    于謙看著朱祁鎮滿臉疲憊的樣子,心知肯定有什麼重要事,否則的話,以這位皇上連早朝都不上的尿性,早就回去睡覺了。

    “于謙,工部左侍郎王永和前去淮安府治水的事,你知道吧?”

    于謙點點頭,回道:“昨日已經聽說了。”

    朱祁鎮又說道:“王永和在淮安府徵集了六萬民夫,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于謙稍加思索,然後說道:“六萬人……對於王侍郎而言,或許是個不小的隱患。”

    “哦?”朱祁鎮問道,“此話怎講?”

    “皇上,您還記得這兩次親征,是如何帶兵的吧?”

    朱祁鎮不解道:“王永和是治水啊,這和帶兵……有什麼關係?”

    “古往今來,治水都是國家大事,稍有不慎,便會釀成大禍。”

    于謙頓了頓,繼續說道:“隋代後期,山東、河南一帶發生了幾次特大的水災,由於當時的朝廷不能及時賑濟,致死者日數萬人。山東起義軍李密乘機襲取黎陽糧倉,開倉放賑,軍隊得以迅速擴大,第二年隋朝即告滅亡。遠的不提,就說前元覆滅,皇上可知為何?”

    朱祁鎮想都沒想,便隨口說道:“當然是因為元廷殘暴,百姓苦不堪言。”

    于謙輕輕搖頭,說道:“不完全是。”

    朱祁鎮頓時來了興致,問道:“那你說說,究竟為何?”

    “也是因為治河!”

    于謙神色堅毅,繼續說道:“當初黃河頻頻改道,元廷便召集民夫疏通河道,按理來說,治河是善政,也是元廷難得做的一樁好事,可是,數十萬百姓到了黃河之後,竟然直接反了!天下無不聞風而動,烽火四起,最終,太祖皇帝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