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東西分治

    當然匈牙利人一定不會同意,甚至會百般阻撓,這就會讓克羅地亞與匈牙利的矛盾進一步加大。

    與西波斯尼亞合併,在克羅地亞人眼中則是在拯救自己的同胞兄弟,匈牙利人的干涉完全沒有理由。

    而匈牙利對付克羅地亞的老三樣,便是打壓克羅地亞族官員,提高土地租金和稅收,同時向克羅地亞潑髒水,說他們準備獨立,再借機逮捕一些克羅地亞軍官。

    實際上克羅地亞,有大量耕地牧場掌握在匈牙利人手中,但負責耕種、放牧的人卻是克羅地亞人。

    克羅地亞也確實有很多人都在匈牙利做官,畢竟他們屬於聖斯蒂芬王冠領地。而且對於普通的克羅地亞官員來說,這是他們升遷的唯一途徑。

    同時,軍隊方面除了少數地方防衛軍,大多數也受到匈牙利的節制。

    而且他們確實沒有叛變的心思,所以每一次都能被匈牙利拿捏。

    不過此時,在匈牙利的反對之下,西波斯尼亞成了皇室領地,而作為總督耶拉契奇將軍可以用各種正當理由,從伏尹伏丁那省調撥糧食等物資途經克羅地亞。

    同時文官升遷也不必再看匈牙利的臉色,可以進入皇室領地,然後像科羅拉夫伯爵一樣直接升遷至內來塔尼亞做官。

    而西波斯尼亞地區的帝國軍報名處幾乎被擠爆,畢竟在克羅地亞加入聖斯蒂芬王冠軍隊只有43弗羅林,而加入帝國軍可以領到100弗羅林。

    東西分治是將西波斯尼亞地區,在短時間內轉化為奧地利領土的最好方法。

    克羅地亞有一個缺點,那就是窮,土地貧瘠,物產貴乏,缺少重要資源,甚至連糧食都長期無法自給自足。

    這一時期的克羅地亞男性,幾乎都參加過奧地利帝國的軍隊,就是因為當兵可以提供一筆穩定的收入,可以養活他們的家人,如果戰死了還能領一筆撫卹金。

    也正是因為如此,克羅地亞人從來沒想過脫離帝國獨立。

    對於匈牙利人可能會利用糧食問題,卡克羅地亞脖子這一點,也不必擔心,因為富庶的伏尹伏丁那絕對可以養活整個克羅地亞,實在不行還可以通過多瑙河水道繼續運輸。

    而隨著匈牙利制裁的加劇,和克羅地亞人對匈牙利依賴的減弱,雙方的矛盾會越來越大。

    至於貝爾格來德的重要性,之前已經說過很多次了,就不再重複了,其中一條比較大的影響是奧地利的東南防禦重心,會從諾維薩德轉移到貝爾格來德。

    東波斯尼亞。

    塞爾維亞本地人對外來者的屠殺,隨著貝爾格來德的一位使者到來戛然而止了。

    這位使者不是別人,正是米洛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