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計劃不變

    “放心,聽你的安排,早就準備好了。你不是怕敵人不禁打嗎?還用這種犯規的武器。”皮爾少將打趣道。

    “我不會拿我手下將士的性命開玩笑,你們跟著我不是因為我百戰百勝嗎?難道是跟我一起來尋死的?”西蒙斯反問道。

    “艦長先生,今天您的朗姆酒中沒兌水嗎?怎麼淨說些胡話。我們跟著你,當然是為了發財啊!聽說貝魯特可是一座富裕的城市,說不定打完這一戰,我們就攢夠錢回家娶媳婦蓋工廠了。”

    另一方面,埃及海軍在默罕默德·阿里的指示下,留在了貝魯特,等待英軍艦隊的到來。

    

    阿里得到了法國人傳來的鴿子信說,法國艦隊已經在趕往貝魯特的路上,預計兩日後到達。

    按照阿里的估計,法國的艦隊會比英國人先到達貝魯特,到時候,法國和埃及聯合艦隊的規模將是空前龐大的,絕對可以輕鬆吃下這支英國艦隊。

    再之後就是和英國北海艦隊的大決戰,雖然北海艦隊十分強大,但是他還有殺手鐧,而且到時候說不定可以拉俄國人入夥。

    只要消滅了英國的北海艦隊,英國的海上霸權也就終結了。畢竟他們還有那麼多殖民地要維護,不可能把所有的艦隊都派到地中海來。

    埃及稱霸歐亞大陸的日子即將到來,默罕默德·阿里如此暢想著。

    弗里德里希也得到了埃及海軍的消息,同時也確認了法國海軍並未採取任何行動的情報。

    其實此時梯也爾已經失勢了,王國路易·菲利普站出來反對梯也爾的冒險政策,基左也反對他,首相的權利落在了蘇爾特元帥的手中。

    老元帥只想安穩退休,他堅決反對和英國開戰,更不可能派海軍去支援埃及人,這得到基左支持,甚至基左還將這份情報送給了英國人。

    帕麥斯頓的倫敦會議,成了他的獨角戲,是真正意義上的獨角戲,只有英國一國參加,法國沒接到邀請,俄、奧都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拒絕參加。

    而普魯士的大使更是受到了法國人的賄賂,向普王建議放棄參加倫敦會議,理由是討論近東問題,對普魯士來說毫無價值。

    威廉四世覺得瑟維爾(普魯士外交大臣)說的很對,便同意了他的意見,至此帕麥斯頓顏面掃地,而雪上加霜的是英國海軍的先遣隊被埃及人擊敗,創造了十九世紀以來最大的海上慘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