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夢想嗎 作品

第一百九十章 北上

    最後眼見張真人以不變來應萬變,最後便取巧用上身法之利,搶在張真人手中木劍畫圈將成之際出手。

    張三丰拂鬚笑道:“徐教主過謙了,以貧道之見,徐教主一身武功只在雙手之上,至於劍法之流,反而並不是徐教主的長處!”

    以張三丰高達百歲之齡的眼力,自然看得出徐子義並不擅長劍法,之前徐子義在三清殿與那位蒙古郡主三位高手,連比三場他當然看得出來。

    “我觀徐教主出劍時招招都是有進無退,攻敵之不得不守,其劍法立意似乎與我所創的太極劍法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知徐教主可否解惑?”

    看著徐子義,張三丰接著又緩聲問道。

    以他見識與眼力,自然早在徐子義在三清殿中與昔年丐幫那位長老方東白交手時就看出其精妙之處,如今又與徐子義一番切磋後,愈發覺得這門劍法立意高深,竟不亞於他所創的太極劍法,心中自然大感好奇。

    “這門劍法名為‘獨孤九劍’,號稱破盡天下武學,與張真人所創的太極劍法有所不同,它宗旨講究先發制人,有進無退,招招都是進攻,攻敵之不得不守,以攻為守!”

    明白張三丰好奇所在,徐子義也不掩飾,接著緩緩將獨孤劍法的來歷道來。

    “獨孤九劍,先發制人,以攻為守!”

    聽到徐子義的解釋,張三丰眸中神光不由大盛,口中不由喃喃低語道。

    這門獨孤九劍與他的太極劍法雖然宗旨有所不同,一個講究先發制人,一個講究後發制人,可其中理念並無高下之分,甚至有關的武學理念反而是殊途同歸!

    而徐子義接著又當著眾人的面,緩緩說起了創出這門“獨孤九劍”武林前輩,獨孤求敗的生平故事。

    聽到這位獨孤求敗的名字,眾人都不由神色微微一凝,能夠起上如此狂傲名字的人,自然不會是等閒之輩!

    又聽到這位獨孤求敗自號“劍魔”,無敵於世間,難尋敵手的寂寥,最後只得落得與凋為伴的故事後,眾人更是覺得他這獨孤求敗的確起的絲毫也不誇張。

    殷天正與韋一笑二人都老江湖,自然明白一個人若在江湖起上這種名字會引來多少仇敵!

    接著眾人又聽到這位獨孤求敗,四十歲時,已達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最後由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時,眾人都不免變得安靜下來。

    只有張三丰聽到最後那位獨孤求敗的無劍之境時,不由拂鬚而嘆:“這位獨孤前輩,境界高遠,令人欽佩!”

    二者武學理念是固然是有所不同,可到最後都是殊途同歸,走上同一條路。

    說完獨孤求敗的生平後,徐子義又闡述了自己快劍之境,劍法無他爾,唯快也!

    眾人聞之,也是不由點頭。

    而到最後,徐子義也當著張真人的面闡述起了自己秉持的武學理念。

    須知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

    可倘若身兼兩家之長呢?

    此番異於常人的觀點,若是傳到江湖上自然會引起無數人質疑嘲笑!

    可作為親眼見識過徐子義武功的殷天正二人聽到此處,卻是神色凝重,早在光明頂上就見識到了他們這位徐教主的武功,身兼天下少有的橫練的武功,又有著異常雄厚的內力,加之又有世間少有的高超輕功身法。

    當時他們還心中暗暗稱奇,心道他們這位新任教主武功可兼天下之長,如今聽他說來,竟然是身兼天下兩者之長!

    而一旁的張三丰聽到徐子義異於常人的武學理念,卻未表現出任何驚異之色,只因以他的眼力,自然早早就從徐子義一身所學中看出了一絲端倪。

    此後數日裡,徐子義又在武當山上與張三丰探討各自武學之疑,徐子義年紀雖輕,可所經歷數個世界,其間大小高手也有百人之多。

    因此許多新奇的武學理念,倒也是引得張三丰為之驚喜。

    不過相聚總有離別時,待到數日後,五行旗將張無忌與殷梨亭一行人從西域崑崙山運至武當山時,徐子義便帶著殷天正二人與張真人告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