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鵝踏雪泥 作品

第113章 老家來人

    從九點半開始,一直到了中午程寶珠和王曼文都沒有停下來過。

    午時,陽光燦爛到有些灼熱。

    然而因為程寶珠從前抽到個降溫鐵疙瘩的原因,她這整個院子,包括隔壁的菜館都能被降溫。

    客人從外頭走進藥膳館和菜館時,總會感覺到一陣自然風的存在,然後周邊溫度慢慢地往下降。這挺神奇的,好些客人駐足在垂花門前,只覺得是這兩處地方的建築有些特別。

    待到要吃飯之時,後廚一盅一盅的藥膳端到客人面前。

    有這愛熱鬧的人就喜歡坐在公共餐廳吃,有些和家裡人一同來的或者喜好清淨的人就去單間裡。

    今天早晨來調養治療的人比程寶珠先前預估的多不少,這著實讓她吃了一顆定心丸!

    藥膳館的名氣就在日復一日中傳了出去,傳到不少有調養需求的人的耳旁。

    “還記得嗎?寶年菜館旁邊新開的那家藥膳館,老李說那家藥膳館還不錯。”

    “知道啊,不就是菜館老闆娘開的。但我看她年紀輕輕,可不敢去她那裡看病。”

    “哎,聽說王曼文大夫也在呢!還有一個是當初總院的馮醫生,如今也在藥膳館中坐館看病。你不是想帶你兒子去瞧瞧中醫嗎,去那裡試試也成,省得還得去醫院排隊。”

    可“殺傷力”最大的還不是三個坐館大夫,而是那可以送餐的藥膳。

    需要送餐的大多都是在上班的人,他們平日可沒有時間來藥膳館吃飯,所以只能通過工作人員把藥膳送到他們的手上。

    在享用過程中,自然就會被同事看見。等吃段時間效果出來後,這些同事們也不由得紛紛心動。

    家裡不缺錢的就想著也調養調養身子,而家裡錢不算多的則打聽到藥膳館從週一到週六這六天的時間裡,每天下午4點後都會放十個號碼,只要你能搶到就可以去看病。

    如今醫療資源緊張,更何況這裡是首都,需要接收從外地來求醫的病人。在這種情況下,能多知道一個看病不錯的醫館才好。

    於是,就在這種傳播之下,不說全首都城,反正北海附近的好些人都曉得有家寶年藥膳館看病看得十分不錯。

    特別是在調養身體上有一手,有些小病是最磨人的,在人家這裡吃上十天半個月的藥膳,就能感覺到有點改善。再吃上一段時間,自身的感覺將會十分明顯。

    於是乎,寶年藥膳館的好名聲出去了,藥膳館裡頭三位坐館大夫的名聲也出去了。

    —

    又過半個月,就在程寶珠給陳湘外甥女,也就是鄧芳舒閨女兒進行第一次檢查問診時,徐川接到了老家的來電。

    江大舅終於曉得自個兒閨女兒來首都了,這不,正急匆匆跑到公社打電話給徐川。

    “川子,你該讓你大侄兒去的!”

    他指的是他的大孫子。

    徐川也不跟老人硬著頂嘴,只訴苦:“大舅舅啊,我苦啊!鳳霞也不是來我這兒,而是在寶珠那裡做事。我這裡累著呢。家良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就去了三趟海市,整個人都跑瘦了,這我還能讓小斌來嗎!我這每個月壓根就沒錢發給家良,我總不能也不給小斌錢吧!”

    呃……咋能不給錢呢?

    江大舅一聽沒有錢,其實就想掛電話,但轉頭一想其實有些不信。

    徐川怎麼可能會發不出錢,那麼大的家業難道還差給小斌的工資?

    “真發不出來,舅啊,我得開店了。”徐川是這麼說的,他沒說假話,確實是要開店了。

    “在哪兒開?”江大舅問。

    如果在縣裡開,那他孫子也不需要再去首都,直接在縣裡幹活就成。

    然而,徐川說:“在海市。”

    江大舅:“……”

    他算是聽懂了,反正怎麼樣都輪不到他家小斌身上唄。

    小斌在旁邊急裡忙慌說:“爺,我不想去,我真的不想去。”

    他就想待在鄉下,明明種地也能過上好日子,為啥非得削尖腦袋去城裡呢?

    瞧瞧公社雷家那小子,說是第一次去南方時賺許多錢,可第二次時竟然是灰溜溜的被公社幹事給領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