駿命不易 作品

第527章 反敗為勝


  李幹忠說:“對嘛!首先要對這個行為進行定性,才能正確進行處理。第二點就是,紀法效果能不能達到預期。什麼意思呢,我們處理一個幹部,目的不在於幹部單個的違紀違法行為,而是要打擊和遏制類似的行為,也就是常說的處理一個、警示一片。只有這樣的處理,才能實現紀法效果最大化。說回林方政這個案件,處分他能不能實現這個目的呢?我看要打個問號。從嶽山經開區和嶽山縣的幹部隊伍瞭解的情況來看,支持同情林方政的不在少數。甚至可以說,有些群眾也是持支持態度的,為什麼呢?還是那個道理,他的行為並不是為了謀取私利,那些分到獎金的幹部也不是尸位素餐吃大鍋飯,而是實打實引進了投資,促進了當地發展。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強硬給出處分,非但達不到應有效果,反而背道而馳了。”

  市委書記不是人人都能當的,也不是人人都能勝任的。就這一點的站位拔高,直擊最深層的意義。紀律監督的目的是什麼?是糾正大家都痛恨的錯誤行徑。如果一個行為能被大多數人接受,還要去自認為“鐵面無私”的處理,那就犯了眾怒,還討不到好。

  這樣的事情,說實話,是屢見不鮮了。很多地方,辦起案來嚴重脫離實際,甚至有些反人性。副鎮長出差途中開滴滴順風車接單,只為貼補家用,被人一舉報就給了處分,這樣的事情不說了。更可笑的是,有些地方紀委去檢查,桌上擺了菸灰缸、閒暇刷一下手機要通報批評,且不說公務員,試問誰能一天到晚不間斷幹工作,不放鬆一下呢。只要不耽誤工作、不影響群眾辦事,這樣的事根本沒有上綱上線必要。更可怕的是,有的地方紀委直接要求幹部打開抽屜,要看有沒有與工作無關的書籍,甚至要求幹部當面打開手機,查看有聊天軟件,一點隱私權都不留了……種種過度執紀執法的亂象,聽起來匪夷所思,可卻實實在在發生了。

  這些事情,非但暴露出了部分紀檢幹部專業素質的欠缺,還引起了幹部群眾的極度反感,屬於是石灰點眼——適得其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