駿命不易 作品

第360章 幹部交流

"我這裡補充一下,這個不用記錄。"林方政開口說道,"唐俊逸同志交流到園區來,是良駿縣長知曉並授意我去挑選的。我在雪林鄉工作期間就熟悉這位同志,他曾經和我一起參與了光晨集團的竹海項目開發,是一位能力突出、品行端正、為人公道的年輕同志。我說這些不是給這個議題定調,是稍微介紹一下,讓大家有個參考。”

  林方政非常巧妙的作了一番解釋,既強調了唐俊逸的調動是賓良駿點頭同意了,讓大家儘量不要駁了縣領導的面子,又規避了一把手末位發言的制度。

  話已經說道這個份上了,搬出了賓良駿,就不好再提什麼意見了。

  馬辰光率先表態:“既然這位同志這麼優秀,那我覺得直接提拔為股長也沒什麼不妥,他本身也是正股級幹部嘛,我沒有意見。”

  孟新城剛剛吃了個癟,這個議題雖然不好反對,但他還是提出了不同意見。

  “我對該同志的任命沒有意見,但我還是堅持自己之前意見提出的意見,今後對於幹部的提拔,儘量不要從個別人中篩選。作為全縣改革創新的龍頭,幹部提拔更應該走在前列,可以多采用競聘制度。能者上、劣者汰才是公平公正的方法。”

  這話純粹是扯淡了,凡是需要拿出來競聘的崗位,一般是候選人很多,一時不好分出優劣,才採取的無奈之舉。

  一個人能否適應這個崗位,是要看他平時的工作表現和是否具備領導能力。怎能僅靠一個競聘演說,幾個評委打個分就作決定。如果這樣的話,那還要黨培養選拔幹部做什麼,乾脆全部換成筆試面試,用分數來決定來算了。

  所以,有些看上去公平、高大上的制度,其實更多是一種不負責的表現。用一場競聘去決定幹部的晉升,這是對那些兢兢業業、實績突出但又不善言辭,或者平日裡因為工作得罪某位領導的幹部的極端不負責任。

  “新城同志的意見很有建設性,今後可以適當予以考慮。其他同志對唐俊逸的提拔有沒有意見?"林方政敷衍了他一句,對他這種嘴上說著公正公平、內心卻想為許運德之流開後門的行為,實在不想跟他爭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