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閒花 作品

第二百五十六章 起義軍名號之秘

之前我和諸葛老大推導局勢多時,曾經假設過這種情況,若是如此,對大漢來說就是最理想的事情,如果曹魏朝野和宗族真的是立了曹植登位,那麼曹叡就算是再明智,也只得向大漢求和,好儘快回師與曹植好好理論。

到了那個時候,大漢就可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學學當年曹操對袁紹兩個兒子袁譚、袁尚的做法,穩坐釣魚臺,讓曹叡和曹植兩人好好鬥上一斗先。

說真的,諸葛老大也曾說過,若是這種情況發生,大漢還真的不怕曹叡和曹植兩人會和好再一致對外。

因為涉及名位之爭,尤其是皇帝之位如此敏感,看看後世明英宗朱祁鎮和景泰帝朱祁鈺的例子就可以明白了。

故此後世諸多皇朝末年,就算起義軍蜂起,但是各起義軍的首領稱號,大多是什麼總管、什麼將軍之類的,鮮有稱王、稱公或是稱侯的。

這是因為,王、公、侯這三級爵位都是皇朝頂級貴族,若無皇帝分封,自封這三級爵位的話,那麼就等於顯露自己不臣之心了,之後就算兵敗投降,也沒有哪個勢力會接受的。

或許有人會說,那自封伯、子、男這三級爵位呢,這三級爵位由於地位在貴族裡面極低,即使自封也沒有什麼號召力,反不如總管、將軍之類的稱號,既能表明自己只是暫領一地,又能憑此號令屬下辦事,比伯、子、男這些稱號更是靈活自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