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壟斷市場


  鮑菇,這簡直就是專門為他的油炸套餐而生的!

  大多數的菌菇都適合炸著吃,只是不同的品類需要對應不同的油溫和時間。

  經過反覆的試驗,廚師們終於找到了每一種菌菇口感最佳的火候,並且將之記錄下來,作為標準流程交代給陸氏飯莊的每一家分號。

  炸肉串、炸油條,再加上十幾種炸菌菇的仿葷套餐,突然出現在陸氏飯莊,宛如神兵天降。

  為此,陸川還特意開放了一個外賣窗口,顧客可以不用進店就能買到食品。

  外賣窗口上還掛上了一塊全新的牌匾:陸氏小吃鋪。

  幾乎是一夜之間,彷彿兗州府所有縣城的居民都養成了習慣:去陸氏小吃鋪買幾個炸串,邊走邊吃。

  油炸的香氣隨著食客們的走動四處傳播,吸引了更多的人都來光顧陸氏飯莊的生意。

  可是,令陸川沒想到的是:崔氏飯莊還沒怎麼樣,反倒是街頭巷尾那些賣小吃的攤販最先受不了了。

  這些人平日就靠賣些胡麻餅、泡油糕、泡饃等維持生活,如今陸川主打小吃,這些人自然成了最先受傷的群體。

  所以,當一群人來到陸氏飯莊門口哀告的時候,陸川被嚇了一跳:他當初只想打擊崔氏飯莊,可實在沒有想到這一層。

  不過,既然這些人都找上門來了,那陸川就開出了自己的條件:“你們願不願意來我陸氏飯莊做活呢?按月結錢,工錢絕不會比你們走街串巷掙得少。”

  有人提出了顧慮:“可我們不會做菜啊,到了飯莊能幹嗎呢?”

  陸川說:“不必擔心,你們做胡麻餅的仍舊做胡麻餅,做泡油糕的仍舊做泡油糕,還和以前一樣。只是每日到店裡上班,不用吹風淋雨,也不用擔心賣不出貨,月底就能領錢,這樣好不好啊?”

  這一下,所有的小販們都放心了,大家都歡天喜地地成為陸氏飯莊的夥計。

  店裡的人手多了以後,陸川還開設了外賣業務,給坊前附近的居民送餐到家。

  陸川

  的這一招,看似給自己增加了許多負擔,但其實整合了資源,給自己搭建了一個更大更全面的平臺,並且用更好的服務將有限的客源都掠奪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