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悅與愉快 作品

第四十二章豺狼當道,安問狐狸

    “所以劉都統才會立刻做成鐵案,定性為大夏探子所殺。”

    “但老衲不敢百分百肯定。”

    “畢竟這一次紫衣捕快丹俊把鐵千山等人都調來了,也說不準會從其他地方調來高手。”

    “但證據早已銷燬乾淨,不管是哪一條線的情報,都能確定朝廷還沒有掌握我們的情報。”

    “楚賢弟,黃老大,都是做事滴水不漏的人,鐵千山拿他們是沒辦法的。”

    原來如此。

    便宜老爹真的在從事一份特別有前途的行業。

    放到前世裡面,也是有著眾多的前輩榜樣的,像是黃巢、程咬金、張士誠、錢鏐、方國珍等等梟雄豪傑,全他媽都是鹽販子。

    一旦天下大亂,趁勢而起,割據一方,做皇帝都有可能。

    而且這裡還是加強版,軍隊販私鹽,朝廷也擋不住。

    都是一些狠角色啊。

    楚千秋心中感慨不已。

    像覺彌方丈這樣清秀俊雅的高僧,拿起戒刀,大殺四方,殺了十幾個朝廷的綠衣捕快,津津樂道,放下屠刀,拈花一笑,口唸佛經。

    鬧了半天,我們才是反派?

    要是拍個緝拿私鹽的電視劇,那麼岳父大人,老爹,劉都統等人就是妥妥的反派啊。

    神威軍維持著半獨立的狀態,甚至能夠開辦大量的講武堂,把講武堂深入到鎮級建設,沒有海量的銀子是不可想象的,而朝廷沒有這麼多的錢。

    神威軍通過販賣私鹽,謀取暴利,而私鹽破壞的是朝廷的財政收入。

    對於朝廷來說,是一個可怕的惡性循環。

    私鹽遍地,朝廷財政銳減,無法支撐起足夠的財政,地方半獨立的狀況就會愈演愈烈。

    而對於神威軍則是一個良性循環,實力越來越強,朝廷則越來越弱。

    但楚千秋早已是站隊明確,身上神威軍的烙印是抹不掉的,更何況他也沒想過跳反。

    只是他需要更多的情報,於是佯裝嘆息道:

    “法師,昔日家父就對私鹽的事情有些耿耿於懷。”

    既然楚百戶被稱呼為大善人,總該有些表演吧,楚千秋暗暗地試探道。

    果不其然,那覺彌法師便搖了搖頭。

    “賢弟平日裡喜歡讀書,賢侄也跟著他多讀了些佛經。”

    “本來是好事,如今卻成了壞事。”

    “老衲也不是說賢弟壞話,可惜他讀書只讀了皮肉,卻沒讀進骨髓。”

    “販賣私鹽,乃功德無量,活人無數的大好事,他卻非得耿耿於懷。”

    “還請法師教我。”

    楚千秋恨不得覺彌法師把情報統統吐出來,自然是一副誠心求教的模樣。

    “朝廷賣官鹽,一斤賣100文錢,天下的百姓能吃得起這個價位的鹽?”

    “賣得貴也就算了,一斤鹽裡敢摻半斤的沙,朝廷逼著數萬萬的百姓吃這玩意,不就是為了多撈點錢嗎?”

    “朝廷撈得,我們撈不得?”

    “像風州,雲州那邊,吃不起鹽的百姓,死了的都有。”

    “我們賣的是不摻沙的精鹽,一斤賣50文錢,40文錢,30文錢,豈不是利民的大好事?”

    覺彌方丈說得理直氣壯,一點也沒有挖朝廷牆角的愧疚感。

    神武朝廷壟斷整個鹽業,官價賣鹽,自然是為了牟取暴利,而不是為民謀利,朝廷賣高價鹽,賣到了100文錢一斤。

    而製鹽的成本一斤不過一兩文錢,意味著哪怕一斤賣10文錢,也是十倍的暴利,足夠私鹽販子們鋌而走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