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萋萋 作品

第766章 棋盤

  晉王府的人是等著梁王下朝回府,當面和他說了陳穆愉調人的事,以及代為轉達了他們王爺的歉意後才離開。

  他們沒有說參天樓內挖出了屍體的事。

  梁王聽了後,著了人來問話,才知道的此事。

  這時,這件事,已經在京都鬧得沸沸揚揚了。

  除了這件事,晉王親訪民間,體察民情的事也一同在街頭巷尾傳播。

  回話的人剛走,梁王妃過來了。

  梁王妃再次收到了秦王妃的拜帖,後者約她今日一同去慈幼堂看孩子。

  她來問尋梁王的意見。

  梁王聽完後,沒有立即給出意見,而是問了她自己的意思。

  梁王妃已經做過思考,怕給梁王帶來麻煩,想著還是推了算了。

  梁王想著剛才聽到的事,一時沒說話。

  梁王妃見狀,以為他是在憂愁秦王和燕王總是想方設法在他這裡打聽消息,並試圖拉攏他的事情。

  她認真思考過後,試探性地問了他,為何燕王使得京都出了這麼大的亂子,陛下都沒有降罪於他。

  陛下此舉,明顯偏頗。

  這是不是證明,陛下對燕王的喜愛更多一些。

  接下來,陛下是不是也不會降罪燕王。

  梁王看著面前的茶,良久後,輕搖了一下頭。

  不是。

  那梁王妃就不明白了,陛下這般舉動到底是何意。

  梁王起身,走到窗前。

  他在窗前站了一會,回答了梁王妃。

  東宮很快就會迎來新的主人。

  梁王妃從不懷疑梁王說的話,她順著他的話思忖,豁然開朗。

  交幣引發京都混亂,天楚帝明知道是燕王造成了這一切,卻沒有降罪於他,不是偏愛。

  而是,靜觀。

  這件事,讓陛下看到了一個契機,讓他改變了不想立太子的想法。

  也不是。

  是他覺得,若是真得合適,也可以將立太子的事提上行程。

  如今的京都,在陛下的眼裡,已經成了棋盤。

  秦王、燕王、晉王或者其他人,能在這棋盤上走到最後的人,就會入主東宮。

  得到五城兵馬司和京兆府的特別提醒後,許久沒迎來新話事人的大理寺,只覺頭大。

  好在刑部尚書葉閔也得了晉王的‘特別關照’,給他們派來了不少人幫忙。

  這些人,都是刑部有經驗的老人,尋證、查案、找人等各有所長。

  若不是大理寺的仵作也是行內名人,刑部甚至還可能給他們派來仵作。

  這緩解了他們不少壓力,卻也讓他們有些羞愧。

  外面的事都交給了刑部去處理,仵作則扛起了大理寺名譽的重任。

  好在,有著二十年經驗的老仵作,沒有辜負眾望。

  還沒到中午,他的勘驗有了成果。

  刑部的初步判斷沒有錯,死者是死於鈍器擊打,致命傷在頭部。

  他判定了死者的年紀,體態、死亡時間、大致確定了死者是個木匠之類的手藝人等和死者本人相關的信息。

  就是,死者的臉也已經腐爛,看不出樣貌了。

  這就讓確認死者身份變得困難。

  幸虧,大理寺還有個厲害的人物。

  一位大理寺正,名喚高柯。

  他能憑藉他人三言兩語的描述畫出一張人臉,並且他這畫像的技藝準確度非常高。

  這些年,他的這份本事,幫助大理寺和刑部抓過不少疑犯,使得大理寺審理案件的速度逐年加快。

  除了他人描述外,骨相也可以成為他畫像的依據。

  因此,腐爛到面目全非的屍體,只要有他在,想要復原人臉,也不是難事。

  他在停屍房裡,經過三個時辰的比稿,確認了死者生前的樣貌。

  他不敢說自己畫得十分相像,但能保證有七分相似。

  大理寺立刻派人按照畫像大量描繪,將它們張貼於京都的大街小巷,請了京兆府和五城兵馬司的人一起找。

  他們找的是受害者,並且提供了五十兩銀子的賞銀,比平日裡官府通緝要犯的反饋要快得多。薆荳看書

  畫像貼出去剛過一個時辰,就有人認出了受害者,向在街上找人的官差提供了線索。

  畫像上的人很像城東打棺材的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