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五)

    “這其二作用就更大了。朝野上下哪個不憎恨奉相,不反對新政?前番鬧得腥風血雨,今日卻斂聲屏息,無一人犯顏直諫,為何?無非是怕丞相您為其撐腰,萬一日後政策真落實了,第一個挨清算的便是他們抗議者。故而一人緘默,萬人不言,愈生畏懼之心矣。可陳同袍忽然出班相爭,他代表的可是六部之首的吏部,這分量足以讓眾人認作靠山,事若不濟也可拿他頂罪。而他只為一介副官,縱算按罪查處也波及不到高繼志,傷不得吏部的根本。此計面面俱到,在下苦思片刻,才意識到其中的妙絕之處!”晏溫拍掌讚歎。

    柳鎮年恍然大悟,繼又問道:“既然如此,晏參政可有破解之法?”

    晏溫趕忙回答:“下官不敢擅言。此事需先與奉相商議,議出個妥善後,自當來向柳公請示。”

    “不能讓我現在就拍板決定嗎!”柳鎮年想起了皇帝方才的話,面露煩躁。

    “晏溫理解柳公的心情,可不僅他們要商量,我們也要商量,總得耗上那麼幾日。誰都不能摸著石頭過河啊。”晏溫又朝他作了一個揖。

    “好吧……”柳鎮年仰著脖子,臉色仍舊苦悶。

    介文武趁柳鎮年去往內苑的工夫,獨自來到吏部衙署的大院裡,在一間半敞著窗的屋子前止步,見裡面有人坐著,便敲幾下槅窗,問道:“言達兄可在此處?”

    坐在屋內的書辦一回頭,見了他的身形模樣,知道是介文武,便推了門出來,在廊上躬起身子說:“小人參見介大人!高尚書去了一趟中書省,還未回來。”

    “那……陳侍郎呢?”

    “陳……”

    “不必找他了!”只聽背後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他轉過臉,正看見高繼志那清瘦的身影。“介大人,我們堂上議事。”

    介文武應了一聲,同他行過了禮,便一同走進中堂。

    “介大人,我知道你心裡不平。有什麼話,儘管說就是。”高繼志抽出一張圈椅,請他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