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四)

    夏元龍不顧衛懷悶悶的神色,復起身言道:“我怎麼都得說一句了。按元龍前番之計,是當收斂勢頭為上。若新匾一掛,宣揚所來不易的參政之權,必使百姓口口相傳,風靡江淮。各地聞訊,誤以為官府行將放寬新政,倘不知分寸,授人以柄,愚弟竊為深憂。不如找一個合理的託詞,暫將此匾藏住,而先施行新政,待局勢明朗後,再將大匾掛上,也是順理成章。”

    衛懷嘖了兩聲,很是艱難地搖著頭:“我辦新政,已觸及官府的利益了。他們答應了我們的請求,我又怎能失信於人?萬一激怒萬黨,他們又與書院作對,則前功盡棄矣。此法過於冒險,賢弟多考慮考慮吧。”

    “可……”

    夏元龍正要再勸,衛懷卻垂下腦袋,擺了擺手,一瘸一拐地走出屋外。

    匾額到底是掛上了。衛懷與盟中數人親自將新匾抬到門口,周圍的百姓幾乎將這整條街道都擠得水洩不通,直到看見衛懷出來,各匆匆向後退去,頓時響起雷鳴一般的掌聲。

    衛懷無言,只朝他們溫和地笑了笑,便轉頭吩咐左右:“拿下舊匾,把新匾釘上去!”

    左右走來兩個大漢,登上梯子,先將老匾邊沿的灰塵擦掉,然後慢慢取下來;二人再托住新匾,高掛上去,用銅釘緊緊定住,然後爬下梯來,向衛懷一抱拳:“衛先生,大功告成!”

    此話一出,眾百姓面面廝覷,皆露喜色,齊聲大喊道:“好!”

    夏元龍雖然憂心忡忡,但看到這烏泱泱的一大片人群,又望著頭頂‘參政書院’的四個金字,那鬱悶之感便一掃而空了。也許我的猜測是錯的,他心中想著,不由得也跟了一句“好”。

    可惜一切貌似都在按元龍的思路行進。成立參政書院的消息果然傳遍了大街小巷,因是在南京這塊飽受書院思想薰陶的寶地,故反響遠比蘇州那次熱烈,引起了空前的浪潮。

    不消二日,鎮江的書院也得知了這項鼓舞人心的壯舉,無不歡欣雀躍,認為自家也離那日子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