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六)

    王鎮圭抬起頭顱,堅毅的目光掃視眾人,適才的喧嚷在這一瞬煙消雲散,鴉雀無聲。

    “院長,這幾日風聞南京有變,衛及民必然從中作梗,有極大可能召夏元龍回去,主持大事。若我等按勢不發,則其輕鬆返還,日後還需受人所制,向他文盟低頭;不如先順著他的意思,把請許參政的頭一開,到時候就讓他自己挖坑自己跳,這殘局是不好收尾了。”

    “弄得不好收尾,一片狼藉,於我何利?”朱澈還不曾明白。

    王鎮圭鎮定地講道:“待他一走,就管不到這兒了。我們正可趁此與官府商談合作,完成朱先生您的大志啊!”

    朱澈聽罷,大為激動地揮起拳:“晉圭真乃書院智囊!如此腳踏實地,不愁蘇州百姓不享惠政矣。”

    遂當場號召眾人,按王鎮圭的意思,前往書房,即寫表奏。

    朱澈勾勒出了最後的一筆畫,便令書童將這白紙黑字遞了下去。所有人都在這份上書的末尾附了自己的名字,只剩下王鎮圭一人未曾署名。

    “晉圭,你……能不能籤?別因此得罪了府臺啊……”朱澈不無擔憂地問。

    王鎮圭卻不理會,從容執筆,登時寫出七個大字:‘蘇州鹽課王鎮圭’。

    朱澈見其毫不驚亂,胸中自有成竹,頓時欽佩不已,一把捧出自己的官印來:“賢弟為了書院,竟有如此虎膽,愚兄萬分不如,甚為愧疚。請晉圭代某蓋下此印!”

    王鎮圭惶恐行禮,被朱院長請上主座,攥了官印。他暗睃諸儒的表情,皆是極為讚許的模樣,便放下心來,將印章在紙上用力一戳。

    “叫那姓王的鹽課來解釋解釋,這是怎麼一回事兒!”

    這是知府閱完那膽大包天的上書後,留給手下人的唯一一句話。這群官吏可不敢怠慢,立即喚王鎮圭進衙,並嚴厲地說,事情很嚴重。王鎮圭不以為意,直來面見知府。

    “晉圭,坐下吧。”蘇州知府板著臉,向他冷冷地作個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