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四)

    鄭師嚴見他故作糊塗,便直言道:“郡王與越公俱乃兄弟,在下便不遮掩了:您可否派使往京師去?”

    “是啊,”萬和順的表情很是錯愕,“計議已定,難道不應該上報朝廷?”

    鄭師嚴一叩頭:“郡王!此事甚關重大,當告知我府,然後聯名上奏;如何匆匆派遣奴才,並不同越公一言?”

    萬和順聽了,雖心中羞慚倍加,面色仍為平和:“此事乃我操之過急矣。但本官全心為國著想,不過腦中一熱、稍有失誤,汝主何苦深懷惡意,急欲責之?”

    “這……”鄭師嚴本料他誠心認錯,此事就算罷了;但見其為己辯白,不惜聲討起陸黨來,令他倒下不來臺了。

    “也罷!”萬和順憤而起身,“本官深明大義,現就將使者召回,另邀汝主重修一書,以補過失;至於鄭把領……請回吧!”

    鄭師嚴一下子被這話頂住了,直直愣在原地。

    “送客!”萬和順又一聲喊,兩側的兵卒便將他架出去了。

    “混賬!”陸放軒一拳打在牆壁上,咬牙切齒地說。

    “在下初時就有些不放心,”齊諮在他身後徘徊,稍顯得意,“也看到了,果然如某所料。鄭長官比我忠厚,卻不善言辭,致使喪了咱的威風,折了您的面子。唉,可惜……”

    “怪我選人失當。”陸放軒突然不生氣了,用一對幽邃的眼睛,轉頭看著齊諮。

    齊諮連忙斂住手,不再多言。

    “他到時必有藉口,”陸放軒說,“看吧,這個機會惠之勢在必得嘍。”

    不知南京的風又如何冷厲了,讓萬和順恰在此刻著了寒。今日一大票政事悉數免了,其中就包括入宮聯名上奏的事兒。

    儘管陸放軒已不抱有希望,但還要做點表面的功夫,建議萬黨‘惠之既身疾,宜遣使來修奏章。’;萬和順則借胡契的筆跡答覆‘使者皆一縣之走吏,莫能熟識文章修辭,恐不達郡王之意也;若遣大臣,又並非身在王府,或有嫌疑。越公尚待兩日,料郡王身體當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