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五)

    衛懷和夏元龍正在涼亭上飲酒下棋,見自家僕人匆匆來報:“衛先生、夏先生,有個自稱蘇州姚效古的人求見。”

    衛懷聽罷,停了手中的棋,抬頭看向夏元龍:“此人聽你說過,不是個善茬吧。”

    “此人傲得很,對我不怎麼服氣,”夏元龍嗟嘆道,“這姚公吃軟不吃硬,及民要小心待他。”

    “朱院長應該找個好商量的人,派他來……必有緣故。”衛懷起身踱步幾回,便吩咐那僕人:“請姚公到內書房等待。”

    “衛先生,效古平生只聞您的大名,未曾一睹面目;今日一看,果然一表人才,器宇軒昂呀!”

    “不必過誇,”衛懷親自為他沏上杯茶,一面笑道,“在下碌碌數載,徒增白髮,反羨姚先生躋身名士之列,尚可名譽江南也。”

    姚效古見他萬般謙虛,心底也就稍懷敬仰,同之入座。

    衛懷開口問道:“蘇州可還編撰《行要》?你那兒若有疑難之處,正可與某這裡對照。”

    姚效古的臉不動一下,對此貌似不甚關心,反而繼續相問:“這《行要》……您是幾要完稿了嗎?”

    衛懷聽他問的如此古怪,便回頭看了眼元龍。按元龍眼神裡的意思,他也不知其中底細。

    衛懷只得依實回答:“完稿還早些,不過已算寫到一半了。”

    姚效古略一皺眉,即拱手勸諫:“所謂亡羊補牢,時猶未晚。公尚有迴轉的餘地。”

    衛懷一撇嘴:“我聽不得這種拐彎的話。有什麼敞開講,不必膽怯藏掖。”

    沉默半晌,姚效古方才直言:“君既懷救國之念,必不願使一腔抱負,淪至空談。然君致力與官府相敵,只顧悶頭開辦書院,雖一心惠澤百姓,焉有成功之理?不如另取別法,和官府尋求合作,書院制度或能設立。”

    衛懷心懷不滿,厲聲駁道:“衛某草創這書院制度,是為了擺脫官府之挾制,為百姓闢出一條正路的!官老爺們只會考慮利益,從不會考慮天下民生。什麼合作,那是同流合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