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一)

    八年前。

    南京。

    那位國子監祭酒,姓衛,名懷,字及民的人正在為自己的改革之業打算。

    他打算著什麼?一位學生見衛懷清點典籍時的心不在焉,也疑惑起來。

    不過他沒有說話。他看著,衛懷忙碌完了,就穩步離開了書閣。

    衛懷又走過一段甬道,到了門口,從印著‘國子監’的匾額下過去了。

    他走出國子監,穿過幾條巷子,到了一家正準備打烊的書館面前,叫住馬上要關門的館主人:“沈兄,我找你有點事兒。”

    “請進來吧。”

    衛懷走進去,館主人順帶閉上了門。

    他叫沈融,是南京本地人氏,打小和衛懷在學裡便混得很熟;長成後,與衛懷還有著交情,平日就在此處開著書館,僱人來寫作文章,諸如墨卷小說之類,在門口擺上幾張長桌,呼喚客人來買,生意倒算不錯。

    “及民今日出來的這麼早?”沈融問。

    “今日不是想來見一見你嗎,”衛懷將袍子一脫,從褡褳裡倒出三兩銀子來,“這些錢託你辦點事。”說著,將銀子放在一旁的桌子上。

    “啊呀,及民給這麼多錢幹甚麼?”

    “我想讓你請人幫我寫一篇文章。”衛懷道。

    “要篇文章?”沈融搖搖頭,“嗨呀,你直接跟我說不就得了啊?”他將銀子推還給他,“我自己出錢給你找人寫。”

    “我不是這個意思,你聽我慢慢講,”衛懷說,“我是想借此機會尋幾個有識之士,和我一塊行改革之業,教化百姓;若我一人四處疾呼,勢單力孤,必不為朝廷所重視也。”

    “所以你是想引來那些文人志士,好跟他們言談言談,若有志同道合者,一齊改革救世,宣講大義,是不是此理?”

    “正是。既然沈兄明白,”他又將銀子推回去,“那就拿了吧。”

    “好,那我收下了。”

    隔日一清早,沈融便派人於四處大肆宣揚,願給予二兩銀子以作稿費,眾人一聽,俱搶破頭的要來幫衛懷做文章;可沈融恐其中不少濫竽充數之輩,耽擱了時間,便在館裡張貼:衛祭酒乃文壇中人,求得文章,必然要精益求精。若技藝不熟,出來賣弄,惹得衛先生動怒,定分毫不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