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 作品

第696章戰國五雄新格局

  不過,巨大的利益,還是矇蔽住了楚國使者的雙眼。

  當然,這樣跟趙國一直的可靠承諾也分不開,畢竟趙括可是真刀真槍地親自下場去救援了楚國的。

  而隨著三分之一的周地迴歸趙國,趙括大手一揮便將此十餘城納入了潁川郡內。

  至此,戰國的形勢卻是再度在不知不覺間發生了悄然的變化。

  首先是從軍事的角度出發,趙國實際上已經堵住了秦軍東出的幾乎所有出路。

  換言之,除了繼續南下攻楚之外,秦國實際上已經沒有任何可以避開趙國而發動戰爭的可能了。

  更重要的是,在幾乎所有的接壤之中,除了齊楚之間的接壤,兩國沒有太多的差距,其他的地方,幾乎都是趙優而秦劣。

  從最上面的河東與上黨之地,趙國佔據的是天下屋脊的上黨,秦軍要攻,那就是佯攻,更需要面對空倉領這樣的天險。

  從河東到周地或是韓地,那就更別說了,趙國更是佔據了崤函通道的鎖鑰位置,易守難攻那是肯定的;

  若是趙國想要進攻秦國,則至少在遇到函谷關之前,幾乎都是暢通無阻的。

  可以說,僅僅從這在軍事形態上來看,趙國已經將秦國壓制得不成樣子了。

  好在,隨著範睢和屠賈二人的出使,秦國在政治盟友的層面上卻是超過了趙國。

  明面上來看,整個戰國已經呈現除了秦、魏、齊三國與趙、楚兩國之間的的對峙局面。

  當然,在暗潮湧動的私底下,其實魏、齊、楚三國也達成了共識,要聯合對抗秦、趙。

  甚至,在新鄭之戰開啟前,秦國的使臣也跟趙括討論過“共分天下而決之”的建議。

  戰國七雄變成了五雄,不僅沒有讓形勢變得更加的明朗,反而讓局面撲朔迷離了起來,也讓更多的國家投鼠忌器了起來。

  頗有五個人八個群的意思在其中。

  好消息是,在這樣撲朔迷離的局面下,也就註定了所有人都會更加慎重地選擇,同時,也就註定了未來的戰爭不會輕易地開啟。

  很明顯,戰國開始進入了偃旗息鼓的發展階段。

  當然,這個時間卻也並不會太長。

  老秦人顯然也意識到了,如今的趙國已經不是長平之戰時候的在趙國了,僅僅憑藉著廣袤的國土,繼續發展下去,秦國只會越來越吃虧。

  因此,秦國必須趁著趙國還沒有將韓之地和燕地徹底發展起來之前,先行發動進攻。

  至於這個時間節點,趙括的猜測,很簡單——重騎兵訓練有成之日,便是大戰開啟之時。

  甚至於戰場,趙括都已經為秦軍準備好了。

  上黨當多山,自是不可能,周地狹長,自然也不是和騎兵馳騁。

  唯有曾經的韓之地,如今的潁川郡,地勢廣闊最為適合騎兵的衝殺。

  更重要的,秦軍曾在此地敗於趙軍的重騎兵,待自家重騎有成之日,當然想要在此一雪前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