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保密為先工匠補(第一更)

    骨頭湯的香味混合了辣椒油的芬芳,充盈在人的鼻尖,聞起來確實有食慾,即便外面的天很熱。

    退休返聘的和當下在崗的大臣們低頭吃肉,他們最喜歡的事情即有大量的就業崗位給百姓提供。

    最怕的事情則為叫他們想辦法提供崗位,那簡直是災難。

    “新的東西好,出來又要衝擊產業結構,明明具備生產技術轉化成生產力的能力,偏得照顧農業從業人員工作崗位,唉!”

    蘇頲說出幾年前他絕對不會說的話,這不看書看多了,新名詞不要錢地往外甩。

    宋璟跟著說:“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是大唐經濟發展的基礎。

    當新事物能夠提高生產效率,只能從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入手。”

    “解放勞動力不等於消滅勞動人員,第一產業從不應禁錮勞動力。

    眼下要著手大力推動第二產業,以勞動密集型行業為主。

    而第三產業中的服務行業,暫時不著急,金融方面更是須審慎。”

    畢構順著話說,闡述自己的觀點。

    張九齡挨個看看,對李易說:“剛柔,先造出來,用在哪裡,之後再說。”

    他就不想說廢話,說來說去,最後還是要李易解決。

    他之前讀書根本沒學過,當官哪有為百姓找工作的?

    符合要求的百姓給地,百姓種地。

    商人做買賣不管,但要把公廨錢的利息安排給商人。

    木匠、鐵匠什麼的,他們自己不就有事情做麼。

    《晏子》中倒是有記載,齊飢晏子因路寢之役以賑民。

    但這個屬於沒有常平倉,還要花錢修辦公場所,找百姓幹活給錢給東西。

    正常情況下,哪個官員會問:本縣有幾許無業之民,待本官尋事而作?

    自己還在長安當左拾遺的時候,那時李易剛跟陛下接觸上,便開始給百姓找工作。

    別處的百姓明明與他無關,他非熱心腸,似乎不幫百姓找活幹,他就活不下去一般。

    到如今,自己等人看書是學會了,京兆府的工作卻更難安排了。

    “能參與制作的工匠,俱在製造大車頭,抽不出人手。待兩個車頭造好,便叫他們造小蒸汽機。”

    李易表示技術人員不足,難以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