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取火技術進階版(第一更)

    在藍田縣時,李易見到過,不,剛到李家莊子的時候,就有鑽木取火的東西。

    小弓、木頭、絨草,一般絨採用艾蒿。

    其他的柳蒿、水蒿等蒿子一樣。

    編成繩子,鑽木取火的時候把繩子放在缺口的位置。

    只要不潮溼,一般情況下,半刻鐘用不上就著了。

    什麼硫磺了、硝石了,用不著放。

    可快了,唰唰唰,艾草的繩子就被點燃。

    用艾蒿製作蚊香,就是一根繩子掛著,不吹它,它自己一點點燃燒。

    一旦吹它,它就變成火苗。

    即便如此,大唐的百姓還是不願意總生火。

    需要大量的蒿子編繩子,還要找合適的木頭,製作出來差不多的形狀。

    長安和州府治所之縣的人,更多選擇在外面吃,在家得有灶,大唐是李易到了後才有煙囪。

    不然全在外面搭灶,燒柴火。

    李易小時候農村的灶在東北一律連著火炕,有砌的煙囪。

    夏天放一塊石板、瓦片,把連火炕的地方給擋上。

    冬天拿起來,火從炕道走。

    別的地方呢,都是外灶,誰願意在房子裡燒火?

    大唐的官府必須始終有火種,百姓要借的,不給不行。

    村子裡一般大戶人家給同村的人提供火種,要是有家族的村子,更方便了。

    上廁所拿啥刮屁股,做飯怎麼生火,這才是大唐的日常生活。

    火石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火鐮需要金屬,鐵,銅顯然不行。

    李易那時多少年前,抽旱菸袋的時候,菸袋鍋裡塞上菸草,一手拿火石,一手拿火鐮,啪啪打。

    打掉的火星落到菸袋鍋裡,點燃菸草,使勁抽,抽幾下,再用手按一按。

    後來有火柴了,點燃火柴,還是得按一按,抽一抽就得按一按。

    見過兩個菸袋杆子對火的沒?抽捲菸可以把別人的煙拿過來對一下。

    抽旱菸袋,一樣能兌,兩個菸袋鍋橫著,一個吹一下,一個吸一下,這樣就對過火了。

    李易在考慮快速打火,航海線上的重要島嶼,萬一下大雨,下好幾天。

    木頭潮溼,顯然打不著火,你鑽吧,能鑽出來不?能,保證能,溼的木頭都能鑽出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