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1399章 交流無須正語法(第二更)

    篝火燒起來,一條條魚被穿在木頭上烤。

    島子上的原著民小心地把魚肉撕下來,蘸一蘸精鹽,吃到嘴裡,有著無限的滿足。

    他們有時也吃魚,還有貝類。

    貝類倒是好辦一些,能夠在海邊撿。

    魚一般情況在淺海拿棒子打,站在水裡,看到有一群魚過來,一棒子砸下去。

    吃鹽就是煮海水,或者退潮後,太陽足,礁石上的鹽收集。

    尤其是礁石上面有坑,潮水退了,很快曬乾,坑中有鹽。

    他們吃飯用煮的方法,有個陶管便非常珍惜,跟大唐一些地方的百姓一樣。

    魚是李易贈送,別的東西他捨不得,給一點就少一點。

    一路上還要給其他人東西,把一個個補給點給交流出來。

    精鹽遊艇能提取,需要淡水,有海水淡化設備,分離出淡水的時候,鹽跟著出現,其他的雜質扔掉。

    看島子上的人對精鹽那般虔誠,李易很快想到了以後交流送別人什麼東西。

    海島上送鹽,精鹽確實比別的鹽好,不苦。

    自然產生的鹽,最好的是蜀地的井鹽,有滷水,燒乾了就是鹽。

    原著民都來了,沒多少人,李易大概看一下,四五百人。

    更多的人沒在這邊,跟著他們的大頭頭住在新羅的武州。

    武州那裡記載有八千戶,李易認為沒有那麼多人,八千是虛數。

    是往多了說,人家王儒也要面子,派人到大唐,大唐問,你那有多少戶?

    說實話,我那有五百戶,感覺太可憐了,人少,沒有地位,趕不上大唐一箇中縣的人口。

    故此多說一點,怎麼也得比大唐的上縣戶數多,對吧?

    所有的人都來了,包括孩子。

    一人獲得一個麻袋,不對,是一套純麻經典衣服。

    李易拿著平板電腦不時記錄,錄別人說話時的動作和要表達的內容。

    包括大人說孩子,還有互相之間的交談。

    李易不是語言學家,自己學外語有現成的翻譯就快。

    沒有翻譯的情況下,他只要收集數據,自然有軟件進行處理。

    軟件會把聲音歸類,重複最多的,就是日常生活用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