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1375章 一入李莊心不孤(第二更)

    “李豐,你能製作紙殼彈和火帽,怎不做煙花?”

    簡卿不知道李豐心中所想,他自己要看煙花。

    跟李豐一起過來的李家莊子的人,居然會製作子彈。

    他身為羽林飛騎都不會,只會使用。

    “東主沒教,東主只教我們做子彈,怕你們一人一千發不夠用,火帽還是用打完的銅皮。”

    李豐瞪眼說瞎話,他會,而且偷摸製作了煙花,加入了一些金屬和化學物品。

    化學物品都是他們在本地找的礦和藥店買的,想給別人一個驚喜。

    “這邊的海產品乾貨,感覺沒有渤海那裡的好吃。”簡卿鬱悶中換個話題。

    “冷水海域的海產品有特殊性,不過海邊的人都願意吃鮮活的,尤其是廣州這裡,因為天熱。”

    說到海產品,李豐有了笑容。

    他收購了不少本地的乾製品,包括山裡的,一批批運回去。

    他還教會本地人用魚骨粉來喂牲畜和家禽,尤其是家禽。

    雞不下水,鴨子下去,不過鴨子自己吃,比不上人工磨成粉再喂。

    鵝呢更不用說,東西大一點就吞不下去。

    這段時間以來,他教百姓孵化家禽,然後飼養,新的小雞、小鴨、小鵝都出來了。

    教大家下掛網不捉魚,而是加墜在近海沉底撈海草,餵豬。

    鵝也吃,雞吃的差一點,鴨子用不著喂這個,鴨子要是有糧食,喂糧食更好,沒有的話,鴨子自己去海里吃。

    加上山上的草什麼的,現在百姓攢了許多蛋,用煮的鹽醃製,也分批運到別處。

    一想到煮的鹽,李豐挺糾結的。

    “東主有一種方法制鹽,東主的長兄在控制,暫時沒在海邊應用,我也不敢往外放。”

    “為什麼?李東主沒叫你們用?”簡卿不懷疑什麼好方法,他只是疑惑李易的行為。

    “說是明年開始,調整一下大唐鹽製品的產業結構。

    陛下在蜀地有井鹽的鹽井,如果海鹽多,陛下賺的錢就少了。

    同時簡單的辦法能夠弄出海鹽,煮鹽的人就丟了工作,煮鹽辛苦,終歸是個收入。”

    李豐作為第五管事,知道的事情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