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1317章 國家財政如養殖(第二更)

    “三哥你幫我看看,我抽出不手來。”李易很自然地把該給誰的東西給誰。

    李隆基拿過宰相的上書,看看漆封,挑開。

    掃一眼,宰相們知道規矩了,著急的事情別寫那麼文,不著急的可以寫成賦。

    內容不多,主要問如何安排後勤。

    “易弟,從更遠的地方因大雪,吐蕃部族歸順,宰輔們擔心。”李隆基對李易說。

    宰相擔心,他不擔心,不就是後勤麼。

    李易輕輕點頭:“輜重運輸,屬於社會經濟環節中的一部分。

    拿出來一百萬緡的糧食,運到地方剩三十萬緡的數量。

    感覺上是吃虧了,實際上並沒有。因為……”

    李易說理論,告訴大家,牲畜和人力的付出,本身有回報。

    回報就是賺錢,尤其是冬天,冬天北方生產困難,餵養牲畜成本高。

    與天暖時的農耕不同,有的甚至就專門負責運輸,並不參與田地的工作。

    這樣冬天則收入降低,現在運輸輜重,牲畜能吃更好的料,養牲畜的人也有錢賺。

    最後這個錢,還是要流通的,並沒有消失。

    真正消耗的是國家財政收入,獲得的是一大群歸順的百姓。

    百姓是資源,將來能夠提供更多的財政收入。

    此事的輜重運輸消耗的錢財,相當於公共事業。

    如修路和完善水利,跟養豬差不多。

    買豬崽子,然後喂,仔豬是錢,喂的飼料更是錢,當豬養肥了,賺得也多呀。

    “肉,爛在鍋裡,在財政能夠輕鬆支撐的時候,邊關人口增加對大唐有利。

    現在開始陸續收稅,收稅的覆蓋面越大,大唐的財政收入越多。”

    李易最後終結,就這麼點事兒。

    “竟然是這樣?現在戶部還有多少錢?”李旦聽懂了,問一下朝廷的錢財。

    “應該還有六百多萬緡吧,還沒花出去,明年規劃,找老畢。”李易知道,他計算著呢。

    鐵路的鐵軌等方面一下子就把錢扔進去了,要速度,就得多花錢。

    李旦使勁嘆口氣:“居然還能剩下這麼多的錢。”

    “過完年就沒了,我不希望朝廷財政結餘太多,給他們安排,然後冬天兩都的大棚和商稅又會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