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1262章 強大親民天下告(第一更)

    鄭縣的東邊是華陰縣,華州的州府治所所在。



    說是不停留的隊伍中午趕到地方,百姓已經準備妥當。



    大家只能吃一頓,吃完了匆匆離開。



    陪李易吃飯,又拿到禮物的百姓們高興了。



    他們繼續冒雪幹活,華陰有漕渠,冬天結冰,商隊拉著雪橇從冰上走。



    水位不夠高,雪橇在渠裡跑還行,到某一個地方需要上岸。



    當地的百姓便有錢賺,他們把雪堆成坡,放繩子。



    雪橇和牲畜要上來,大家用絞盤拽,像轆轤那個東西。



    貨物越沉,要價越高。



    商人想不用百姓拽,可以自己找另外的地方鋪出坡,反正不能用人家鋪好的坡。



    最近一段日子沒下雪,百姓只能提水澆冰,修出來冰面。



    好不容易下場雪,趕緊把坡都修出來,等著賺錢呢,跟碼頭的搬運工一樣。



    收費不是很高,商人們即便自己有隊伍,依舊選擇僱傭當地的百姓拉上去。



    有的商品在當地就賣,同時再收一點東西,等到長安,把收來的東西賣掉,僱傭百姓搬運的錢就賺回來了。



    聰明的商人都如此操作,如不讓百姓賺錢,有貨物臨時在本地過夜,出什麼事情,百姓不幫忙。



    走水了、下大雪給埋了、路上翻車了,百姓看著,給錢也不幫,因為之前沒僱傭。



    商人更擔心百姓主動使壞,因為省一點搬運費,不值得。



    李易的隊伍不下漕渠,漕渠下面沒有驛站,到驛站想停留,還得上去,太費勁。



    “以後的史書該怎麼記載我?頭一次把雪橇發揮到現在這種地步。”



    李易知道歷史上除了後期的東北地區,和內蒙古一部分地區大量使用雪橇,別的地方對雪橇的應用少。



    現在只要有冰雪的地方,商人們保證採用雪橇。



    原本應該清理雪的路面,大家都保護好,沒有雪的時候澆水。



    一般驛站找人澆水,給錢。



    驛卒跑腿送信,一律用滑雪板。



    京兆府水網的冰面上,還有人用冰車運東西,其他縣的人來長安購物,滑冰車來,再滑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