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1236章 好高騖遠看時機(第一更)

    對地方行政方面,李易看大唐的官員,就沒有一個真正合格的。



    都江堰好不好?好!



    張九齡修的路好不好?好!



    解決了百姓的大問題,尤其是都江堰,按照朝代比較,比他那時的三峽工程都牛逼。



    可是解決了大的方面,小的細節不能落下。



    要帶領百姓脫貧致富,縣一級屬於大唐最下面的。



    村鎮一級,通常由地方百姓自己弄,大家族了,或者是縣裡指派。



    縣一級的領導,應該教鎮子的領導怎麼做,鎮子的領導再教村子的領導如何辦。



    都江堰修得好,路修得好,許多百姓卻覺得離自己很遠。



    最常見的想法便是:跟我有什麼關係?



    不過不能說有此想法的百姓就不對,他們其實只是考慮眼前。



    這樣的話,必須解決眼前的問題。



    增加百姓收入,調動百姓積極性。



    看張家村子,以前生活也不好,還有人惦記頭李家莊子的葡萄。



    現在葡萄放在那裡,張家村子的人不但不偷,還要幫忙照看。



    因為有錢了,不在乎那點葡萄。



    曹雲彬在聽,血液循環速度加快,感覺找到了組織。



    “李東主,我給你寫信,你會回?”他不確定地問。



    “我現在不就跟你說著呢麼,你只要不在信裡說沒有用的奉承話,直接說問題,我保證給你回。”



    李易覺得即便全大唐所有的縣令每一個給自己寫一封信,問當地如何發展,自己都能給出一個發展思路。



    他知道當地的礦產、氣候、地形。



    現在有的物種,適合種植或養殖什麼。



    旅遊與金融不考慮,能用的只有第一與第二產業。



    若陸路、水路的路況皆不好,第一產業為重。



    若相對路況好,要看周圍情況,大家都能自己做的東西,周圍不適合販賣,需要去更遠的地方。



    “李東主,華州和同州那裡的就不錯,我渭南照著學,我準備讓百姓大量種植紅棗。



    我們渭南的紅棗好,主要是甜,而且我看過百姓家中的棗樹,掛棗多。”



    曹雲彬像獻寶一樣把他的想法說給李易聽。



    他琢磨過很長一段時間了,認為種紅棗好,百姓都種,哪怕是沒有山,在門前種兩棵大棗樹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