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1125章 建窯千餘成防禦(第一更)

    ‘嘭!嘭……’



    “成了,結實,跟大石頭沒區別。”



    鄯州,隴右節度使所在地,一個身體高大的人對一面牆掄大錘。



    使勁砸一番,終於在砸出來渣了。



    感覺砸大石頭差不多,費勁,想把牆拆了,需要砸很久,最好是用釺子。



    牆修在一道溝裡,下面三尺在土中埋著,上面一丈露在外面,厚三尺。



    周圍一群人在看,有人過來接錘子,掄起來繼續砸,伴隨著響動,牆上向下掉渣,露出裡面的石頭。



    再砸,石頭崩碎,還是石頭。



    連續砸上百下,竹子出現,慈竹,本地的竹子。



    當地竹林一片連一片,老竹子會用來製作傢俱與竹排,新竹子燒火或製作竹炭。



    牆裡放的竹子屬於三齡以上的,通常為三齡到五齡。



    “竹筋混凝固果然好用,向前面運,後面抓緊時間燒和磨。”工頭一樣的小將負責一片水泥窯生產。



    第一窯出來,先造一面牆試試。



    三尺後的牆,想給砸壞,至少一群人砸上兩天,城牆又怎會只厚三尺,上面還需走人放東西。



    至少要一丈五,下面寬,上面窄,挖地基,起五丈高的牆。



    別人毀城是毀不掉,攻城可用長梯子加掛鉤,或者是樓車。



    這屬於小城,大成可高十長,更厚、更結實。



    如今要多燒,磨碎了用竹子編的筐鋪竹紙來運輸。



    一起運輸的竹子要三年以上,到當地,當地有石頭礦,製作碎石頭,竹筋混凝土就出來了。



    眾人再次忙碌起來,不分晝夜採、燒、磨。



    沒去前面參加戰鬥的軍士如今皆為水泥工,他們的妻子幫忙洗口罩。



    不止是一個地方,附近各處,都在起水泥窯,包括河西節度使所在的涼州,從當地找人幫忙。



    眼下不是農忙的時節,百姓知道前面在打仗,還知道已經佔下來了,就差防禦。



    以後不怕敵人隨時打過來,戰線在前面。



    “戴口罩,記得磨水泥和搬運的時候戴口罩,不然會死人的。”



    負責記錄的參軍在操心,百姓不曉得事理,總覺得沒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