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906章 新式鹽法必販私(第二更)

    “你莊子提純精鹽的法子傳到海邊,海邊出的鹽好,自有一番生路。”



    李隆基說起此事還有些不好意思,他的鹽井多。



    還有天然氣的井,引的火,除了煮鹽滷,附近的百姓也去加工東西。



    如繅絲、煮醬、製作幹蔥花,順便做飯也不用自己家的柴火。



    沒有人提幹蔥花的時候,大蔥吃不完,只能爛掉。



    在長安的事情傳過去,蜀地百姓把多餘的蔥製作成幹蔥花,賣給朝廷,朝廷送到前線將士的手中。



    價錢不高,量需求大。



    加上其他需要乾製的菜也放上去‘炒’,炒完了運到前線。



    還有肉鬆、釀造的醋,頂在邊關的將士們都需要。



    這樣使用天然氣,李隆基不收費,別人用來煮鹽滷收錢。



    他認為是他的鹽井使海邊的人生活更困難,決定採取提高海鹽品質的方法幫忙。



    李易搖頭:“用不起,他們沒有那麼多的輔助材料,其實我又另一種方法,改煮海為鹽成曬海成鹽……”



    李易開始介紹怎麼製作鹽田,如何一次次提高海水含鹽比例,什麼時候加滷來催化。



    以及鹽耙子推鹽的過程,產鹽週期。



    “三哥,用此法,鹽會堆積得如小山一般,一筐筐地挑,同樣的勞動力和勞動時間,是煮鹽的上百倍。”



    李隆基聽傻了,他努力地想著小山一樣的鹽堆,海邊遍地都是白花花的鹽。



    大家挑鹽,一筐筐的累一身汗……



    “易弟,此法好,省柴火,速度快,當用。”



    李隆基恨不能直接飛到海邊,教給那裡的人如何曬鹽。



    “到時候鹽更多,價錢更低,不管是蜀鹽,還是海鹽,賺不到錢,錢都讓商人賺去。”



    李易說出辦法,卻不打算現在就用。



    鹽那麼多,修路?青海湖?



    “易弟,比起更多的人能吃上便宜的鹽,海邊曬鹽人的損失,朝廷可以補貼。”



    李隆基持不同意見,他認為海邊曬鹽的人遠遠少於需要吃廉價鹽的人。



    至於對他蜀地的井鹽收入形成衝擊,他不在乎。



    蜀鹽的品質永遠高於海鹽,距離蜀地近的地方吃鹽,不可能去買海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