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445章 發行貨幣幾多錢(第四更)

    “易弟,這個錢好。”晚上吃飯,李隆基看著一大堆的兌換券說。



    “不是錢,是兌換券,讓孩子們能夠拿著它兌換零食和玩耍的機會。”



    李易不承認他在印刷貨幣,錢是隨便造的嗎?



    錢可以隨便種,種桑樹、養蠶、織補,拿來當錢花。



    “對,是兌換券。”王皇后支持。



    李成器給李易倒酒:“你先印著,看看好不好用。等好用後,與陛下說。



    到時大唐直接印錢,還叫開元通寶。



    花錢的時候不用再帶那許多沉重的東西,走遠路的人最為方便。”



    “好處不止是輕便。”李隆基也說:“如今絹帛太多,富人家堆積在庫裡,百姓還必須種桑麻、養蠶。”



    李隆基想到把大量的桑麻去了,百姓用來種糧。



    實際授田不到百畝的百姓家中再種上樹、養蠶耽誤時間。



    不如種上穀子、哪怕是地不夠好,種豆子養養地,豆子少,也能榨油、做豆腐吃。



    到時候銅用來製造工具,百姓全使用紙幣。



    “還需要改進造紙工藝,使紙幣更難被仿製。另外涉及到了發行數量。”李易沒那麼樂觀。



    李隆基和李成器深思起來,慢慢吃喝。



    他倆知道不能使勁印錢買東西,印多少是個問題。



    過了一刻鐘,李隆基詢問李易。



    “易弟你說照著去年收上來的租子來發出錢可行?”



    “發出去了,百姓手中拿著錢,以後是交錢抵租,還是交糧?”李易沒回答,而是問出一個問題。



    “當然是交糧。”李隆基馬上說道。



    “朝廷印的錢都不能用來交租,百姓還願意使用朝廷的錢?”李易再問。



    “那便允許交錢。”李隆基順著說。



    “糧價變動,各地不同,收穫時糧賤,交多少錢?



    原本應該交一石的租子,結果糧食收上來便宜,交的錢就少。



    朝廷拿著那個錢,再從別處買糧,買不到租子那些糧,朝廷收入減少。”



    李易又給出一個麻煩的問題。



    李成器插一句:“選一個平均的價格,每年糧價不同,算平均,讓百姓交錢。”



    “百姓收糧的時候,糧價低,照平均算,要賣的糧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