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116章 工坊熱鬧無閒暇(第四更)

    北風稠,灞水冰下流。一雙棉套承冷受,爐火溫湯解千愁。繫繩掛筐搖煤球,言欲休,非是無他謀。



    今天北風呼嘯,似乎沒完沒了。



    莊子上的人脖子上纏圍巾,嘴上戴口罩,只留一雙眼睛在外面。



    呼出來的氣向上升,到眼睫毛和眉毛的位置凝霜。



    小孩子們套了一件衣服又一件,再找不到之前那種學子打扮的俏模樣。



    但是眼前的孩子卻更可愛,穿得衣服多,像個球似的。



    張開小手,如企鵝那麼走,不小心摔個跟頭,翻好一會兒身才能重新爬起來。



    由於穿得厚,孩子摔倒並不會受傷。



    大人們看到後會笑,有的笑著笑著扭頭抹眼淚。



    尤其是今年春天才進到莊子的人,往常的日子裡,自家的娃兒哪有穿成這樣的?每一件衣服都是錢。



    東主為了給孩子做棉衣和棉手套,自己連床棉被都捨不得。



    還是自己等人強烈要求,才做了十床棉被和褥子。



    一個是東主用,另外那些貴人來也好有個鋪蓋。



    莊子上的孩子如此,過來找活路的人家孩子則沒有棉衣穿,不過會多加幾件帛衣。



    而且孩子們不幹活了,莊子上的學子們過來教。



    用木棍練了一些日子,眼下同樣有了筆墨紙張。



    幹活的地方如莊子裡一般,每十六戶的燒火灶上放一口大陶鍋,鐵是沒有的。



    鍋裡一早會放進去新的肉骨頭,咕嘟咕嘟煮著,再加進去點乾菜。



    幹活渴了便過來喝碗湯,骨頭上有油水,又解饞、又解渴。



    煤坯不打了,改成搖煤球,支個架子,把淺的竹筐掛上,沾了水和煤泥晃啊晃,煤泥就變成煤球了。



    煤球也不錯,只是不如煤坯,因為煤坯可以半塊放到火上把火壓住。



    這樣火變小,溫度能保持好長時間。



    若是等壓的煤坯慢慢燒差不多了用爐鉤子透一透,火苗又躥起來。



    灞水河上已經結冰,冰不厚,操著小船過去把冰給打開,叫水車繼續轉。



    水車車出來的水流進造紙作坊。



    造紙作坊裡一個個大灶子煮著亂七八糟的東西,還要加上草木灰、石灰。



    然後撈出來,運到河邊,用水車帶動的絞碎機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