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 貨貴人尊事更易(第二更)

    “可惜小易只有一個。”姚崇看吃飯的人。

    他的意思是如果有一堆李易,一個州府派一個,大唐過上兩三年,說吧!打誰?

    只有李易親自到的地方,當地的情況轉變速度才會快。

    像去虢州,一路過去,當地的生活水平蹭蹭往上漲。

    同州、華州,百姓家家蓋新房子。

    飛去救人,當地眼看著跟附近的州聯合起來。

    李隆基沉吟下:“兩都之地先發展,自身好了才能減少天下供應。”

    他理解李易,不然為何非到河南府,長安又不缺少吃食。

    易弟顯然嫌河南府發展速度過慢,在哪都辦公,到洛陽呆上一年,基礎打好再回去。

    從渤海過來的人吃著熱乎乎的餛飩,不時看周圍的莊戶,好奇。

    他們在路上始終好奇火車,速度快,還不用吃草料,一次能裝很多東西,轟隆轟隆就到地方了。

    路過洛陽,看到高大的城牆,還有工地上幹活的人,那麼多。

    抵達傳說中的李家莊子,他們的人有錢,穿著漂亮的鞋和衣服,臉和手上看不到有點皴。

    吃飯全用瓷碗和瓷的小勺子,摔壞一個不知道把自己賣了夠不夠。

    以後要在這樣的地方過日子,自己幹什麼活兒?怎麼換東西?

    洛陽的冬天好,有黃瓜,還有茄子。

    大人努力地適應,並且考慮未來的事情。

    孩子們臉上多了快樂,他們小心地伸筷子從瓷碟子裡夾黃瓜鹹菜和蒜茄子,再美美地喝上一口餛飩碗裡的骨頭湯。

    外面的火車頭甩掉貨運車廂,去調頭,掛客運車廂。

    這就需要兩列火車同時去海州,增加運力。

    還有一列火車,往返於長安與洛陽,不能去海州。

    原來長安到洛陽的這個時節以陸路運輸為主,一輛輛牲口拉的車、甚至人推的車、挑擔子的人,往來運輸。

    有了火車後,短途中間運輸,還是有車,人力的消失。

    火車承擔起當初的陸路運輸職能,斷了就廢了。

    運輸的費用等同與牲口運輸的消耗,百姓依舊選擇火車。

    走路的百姓寧肯花錢,也不走了,太遠,路上有驛站也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