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問江湖 作品

第一百七十七章 道不相同

    李玄都道“我知道大祭酒的意思,無外乎是整頓吏治、抑制豪強、反對兼併,使國庫充盈,繼而再整軍經武,禦敵於外,如此可得太平。當年的張相是如此想,也是如此做的,並差一點便可成功。”

    寧奇點了點頭,道“夫母誕一子,必哺育使之活;天生一人,必給食使之活。此天道之存焉,亦人道之存焉。豈有以一二人奪百人千人萬人之田地使之飢寒而天道不淪人道不喪者!天道淪,人道喪,則大亂之源起。民失其田,國必失其民,國失其民則未見有不大亂而尚能存者。”

    “是以失田則無民,無民則亡國,此乃至理。”李玄都道“大祭酒的道理是對的,只是知易行難。就像一棟房屋,如果只是瓦片殘破,那還能修補,如果樑柱已經朽爛,再想修補可就難了。與其抱殘守缺,倒不如另起爐灶,重新建造一座新的房屋,不但樑柱嶄新堅固,而且不必再去修補瓦片。”

    寧奇反問道“小李先生認為遼東豪強是一座嶄新的房屋,會比如今的朝廷更好?”

    “我沒有這樣說。”李玄都否認道“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誠如大祭酒所言,我此去遼東,不就是為了親眼看一看嗎?”

    寧奇知道這是兩人之間的觀念不同,這位小李先生雖然年輕,但歷事之後,對於這個世道自有一番看法和思索,絕非三言兩語就能扭轉,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便是如此。

    李玄都道“這個天下,不會只有一個聲音,大祭酒有大祭酒的看法,我有的我想法,沒什麼不好,只是最終只能有一個聲音來一錘定音,我們且看以後吧。”

    寧奇此行本意是想勸說李玄都站在抑制遼東豪強這一邊,可李玄都並不認可這個道理,好在李玄都也沒有直接拒絕,而是說眼見為實,這讓他雖然不算是盡興而來盡興而去,但好歹不算是白來一趟。

    寧奇便要起身告辭,李玄都忽然想起一事,問道“對了,晚輩還有一事想要請教大祭酒,事關大祭酒私事,不知大祭酒能否見教。”

    寧奇略一思量,已是明白,道“小李先生想問寧憶的事情?”

    李玄都點頭道;“正是,大祭酒姓寧,江湖上的‘血刀’也姓寧,據說寧憶年輕時曾經在萬象學宮求學,故有此問。”

    寧奇微笑道“這也沒什麼不能說的,寧憶本是老夫子侄,當年為女子所惑,誤入歧途,被家族除名,終是成了今日的‘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