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槐序 作品

第 130 章

李承乾將瓜子盤拉過來,一邊嗑瓜子一邊問:“最近朝堂上又有什麼事惹你不高興了?”

李世民轉頭投去疑惑的眼神:你從哪看出來的?

李承乾翻了個白眼:“進來的時候就瞧見你臉色臭臭的,若說是因為我們同雉奴的官司,你最多隻會無奈與頭痛,不至於這副表情,就差在臉上寫幾個字‘我很生氣別來惹我’了。所以定有旁的事,不是朝堂也是別處。”

既知不能惹我,你還來惹?

李世民嘴角抽了抽,轉身將側案上的一本書遞過去——《氏族錄》。

去年初,李世民曾下令讓高士廉等人修著《氏族志》,這事李承乾是知道的。但氏族志這等各家各氏各族的事蹟記錄,初步草擬一百餘卷,想要成書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三年不可為,五年或可成。

那麼眼下這本《氏族錄》是怎麼回事?氏族志,氏族錄,一字之差,意義近同。

李承乾翻了翻,微微蹙起眉來:“這《氏族錄》看上去應當還未完稿吧?”

李世民點頭:“這只是第一冊草本。世家所修,如今已在整理校對,並同時著手刊印,想來很快會發放入市。”

世家啊。李承乾嘖了一聲,覺得倒也在意料之中。李世民修《氏族志》,不用想都知道必然會以李姓為尊,長孫次之,而後才是其他。藉此奠定李家的皇權地位,也是想用以壓一壓世家氣焰。

世家知道消息,立馬著手著《氏族錄》,以博陵崔氏位列氏族第一,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居於其後,再後才是李姓皇族。更是趕在朝廷成書之前出第一冊,緊急刊印發放。其司馬昭之心,簡直路人皆知。

李承乾將書冊放下,懶洋洋道:“阿耶應該高興才對,做什麼生氣?”

李世民:???

我還高興呢?我這怎麼高興得起來!

“放眼史書,往前翻數百年,五胡十六國,南北朝。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中土大地歷經長期混亂,諸國林立宛如雨後春筍,政權更迭好似月升日落。

“北魏,北齊,北周,南宋,南齊,南梁……過往朝代何其多,皇室姓氏亦是不斷變幻,而今何在?唯有世家長存。所以說句‘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一點不為過。”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

話雖不好聽,確實事實。李世民臉色瞬間沉下來。

李承乾繼續:“這也是世家傲氣的來源。不但能在混亂喧囂的歷史長河裡得以留存,還能在過往諸朝諸代留下自己的輝煌事蹟,確實有底氣。

“但阿耶覺得,倘若往前數幾十年或上百年,甚至更久,那時的皇家會如我們一般主持修著《氏族志》嗎?會將世家排後嗎?而世家會在知道後著急忙慌趕出第一冊嗎?”

李世民一頓,還沒等他回應,李承乾已然自問自答:“不會。世家恐怕只會私下翻翻白眼,給個輕蔑的眼神,壓根不會有大動作。因為《氏族志》只是《氏族志》。“世家大族的聲望在於眾人的集體認知, 在於高士階層的龐大力量, 在於寒庶門第的嚮往追逐。這些不會因為一本《氏族志》而輕易改變。

“或許在這本書出來之際,人們還會嘲諷皇家此舉荒謬,非但達不到目的,反而顯得小家子氣,失了風度。”

李世民:……我覺得你在說我,但我沒有證據。

李承乾瞥他一眼:“如今不同。我李唐建國至今不過十多年,去除最初征伐的時間,真正統一唯六年有餘。

“可僅僅是這六年有餘,變化已然巨大,便是與前朝最為安穩繁榮之際對比,亦屬天差地別。誰都看得出來,我李唐與前朝不同,與過往數百年所有曇花一現的政權都不相同。

“我們的強大亙古未有,我們的繁華史無前例。更重要一點,皇室,也便是我們李家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無可替代。我們做到了此前所有當權者都未及的天下歸心,萬眾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