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槐序 作品

第 120 章

貞觀五年冬①。

臘月的天氣十分寒冷,但這並沒有阻擋長安人民的生活熱情。無論東西二市, 還是各大坊間, 各色商鋪鱗次櫛比,來往行人川流不息,叫賣吆喝之聲不絕於耳。

一輛馬車緩緩行駛,車簾掀開,露出一張十一二歲小娘子的臉,眉目清秀,嬌俏可人,一雙眼睛骨碌碌轉動,顯示著對街市的種種好奇。

她轉身詢問旁邊的少年:“八哥,我瞧見好幾個胡人。”

少年輕笑:“你又不是沒見過胡人,怎地這般稀奇。”

女子搖頭:“胡人我雖見過,卻不曾見過這麼多。光這一路走來,我已瞧見五六個。”

“這裡是都城長安,近年來,朝廷建設發展之中心。自與別處不同。”少年話語一頓,“不過數年前我曾來過長安一回,那時長安的胡人並沒有這麼多,如今景況,蓋因三年前那一戰。”

女子瞭然。

三年前,朝廷出兵,覆滅東/突/厥。這場戰役舉世矚目,其結局非但東/突/厥自己完全沒料到,西突厥、高句麗等大感意外,就連他們世家亦是極為震驚。

這一仗直接奠定了大唐在周邊諸國的無上地位,讓他們不得不重新確定對唐政策。

最先做出選擇的是南蠻東謝與南謝,兩族酋長入朝臣拜,此後聖人下詔以東謝之地為應州,南謝之地為莊州;再是牂牁、党項內附;更有伊吾城主獻七城歸降;西北各族君長皆入長安請聖人稱“天可汗”。

這還不算,便是西突厥、吐谷渾等也全都夾緊了尾巴,周邊各國皆派遣唐使而來,朝見歲貢不斷,就連隔海相望的倭國也不例外。

太子不僅主張邊民內遷,漢夷混居,更主張與各邦各族互通有無。

想到此,女子微頓,再看周遭胡人,眼中驚訝之色悄然散去,頗有幾分理當如此之感。

她搖搖頭,大唐非但坐擁火藥之利,還懷抱土豆紅薯等諸多秘寶,國內新奇事物層出不窮,外邦恨不能重金求買。有如此優勢,長安的胡人怎會不多。倒是自己一時想岔了。

少年感慨:“上回來時,長安雖好,卻遠不如現在繁榮,數年不見,長安變化之大,我都不敢認了。”

少女輕笑起來:“八哥想想,這些年晉地改變就不可謂不大,東都洛陽更是一片昌盛之景,更遑論京師長安呢?”

她指向車窗外:“八哥瞧,那可是春風茶坊?聽聞春風茶坊和太子頗有淵源?”

少年遠眺前方,確認為春風茶坊:“是。聽聞太子好美食,早年是醉仙樓的常客,與老闆駱履平頗有私交。這春風茶坊也是駱老闆的產業。”

見少女一雙眼睛滿是期盼,少年失笑:“可是想去瞧瞧?”

少女點頭。

少年莞爾:“那便進去喝杯茶吧。”

兄妹倆入內。

茶坊一樓設講臺,臺上坐著位中年先生,一手端茶一手驚堂木,口若懸河說著故事,抑揚頓挫,繪聲繪色,講臺之外為堂座,二樓則為雅座與包間。

茶博士領著二人直入廂房,少女眼珠子不斷往臺上瞄:“沒想到春風茶坊還有這佈置,駱老闆心思果真巧妙,怪道生意這般好,比別家都要強。”

茶博士看了她一眼:“二位是外地來的吧?”

少年挑眉:“怎這般問?”

“二位若是本地人,不會不知道說書先生。這說書先生雖然出現的時間不長,也有半年有餘,長安各大茶樓茶坊都有配置,非咱們家獨有。”

“說書先生?”

兄妹倆目露訝異。

茶博士解釋說:“便是臺上說故事的人。故事有古今傳說,亦有請人寫的話本子。一日一出,或幾日一出。

“熟客若不喜歡今日的故事,可以問我們要節目單,凡是上面寫的,說書先生都能說,客官額外花錢留能點喜歡的聽。當然需是在這一出說完之後,否則現今聽故事的怕是會不高興了。”

“你剛才說,說書先生長安的茶樓都有?”

“對。也就外地人看個新奇,本地人早就習慣了。雖則如此,卻也有不少喜歡聽故事的,時常來。其實你們也不用急,最多翻過年,各地也會有的。就如先前的茶樓茶坊一般。”

兄妹倆默然,少年點了一壺茶,又點了幾樣糕點。茶博士笑著記下,指著牆上的拉繩說:“客館點的東西馬上送到,若無其他需要,茶坊不會來人打擾客官,客官如有其他吩咐,可以拉這個繩。一繩一鈴,鈴鐺連接茶坊後臺,我們能聽到也能看到。”